禦林軍將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帶到金鑾大殿之上。
此刻,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看到趙應龍的麵色陰冷,心中暗叫不好。
此時,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定是這戰書,引得大渭朝的天子趙應龍,龍顏大怒。
趙應龍對殿內的兩個使臣,厲聲斥責道“大遼國和高句麗聯合起來,意欲犯我中原華夏!侵擾我大渭朝的子民。
爾等以為現在還是五胡亂華之時,中原局勢混亂動蕩的局麵嗎?
如今我大渭朝,一統中原華夏,國富民強。何懼你們這些關外韃虜,進犯作亂!
敵若敢來,我必殺之,我趙應龍誓保中原華夏子民,不受關外異族欺淩!
來人,將這兩個番邦使臣,推出午門斬首,以壯我大渭朝的國威!”
此時,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早就驚嚇的魂飛魄散。完全沒有了,剛才的囂張氣焰。
此刻,大遼國的使臣高聲叫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渭朝的天子,怎可輕易的斬殺使臣,這與理不容!”
趙應龍哈哈大笑道“與理不容!朕就讓你們這些番邦異族,知道什麼是我中原華夏的天朝國威!朕就是道理!”
正在這時,皇後楚婉清對趙應龍,微笑著說道“陛下無須這般震怒。
這兩個番邦使臣說的沒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他們二人,反倒是讓大遼國和高句麗,覺得我們大渭朝隻是無能的震怒罷了!”
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聽到楚婉清所言,心裡踏實了許多。剛才被趙應龍所言,驚嚇到的七魂六魄,此時總算回歸了原本的位置。當兩人正欲感謝,楚婉清的不殺之恩時。
突然,楚婉清的神情變得冰冷肅穆。
楚婉清對這兩個使臣,冷冷的說道“正所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就讓哀家給你們點顏色,算是對你們剛才在金鑾大殿上,對陛下和我大渭朝,大不敬的教訓。也讓你們這些番邦異族,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規矩!”
說罷,隻見楚婉清身形一閃,便來到了這兩位番邦使臣的麵前。
此刻,楚婉清的手中,卻是多了一把金鑲玉柄的寶劍。
隻見楚婉清將手中的長劍一抖,兩個劍花閃過。動作瀟灑至極,如絕世劍仙一般。
隨即這兩個番邦使臣,便發出了像死豬一樣的哀嚎。
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用手捂著自己的右耳。鮮血順其脖頸處,流淌了下來。
楚婉清麵色冷峻的說道“今日哀家,就饒了你們兩個人的狗命,讓你們兩個人活著滾回老家。
哀家隻取你們二人的右耳,這是助你們二人長個記性。讓你們這些關外蠻族,懂得什麼才是規矩!
現在,滾出我大渭朝的朝堂,回去告訴你們的蕭太後。若是大遼國和高句麗,膽敢起兵來犯我中原華夏。我大渭朝便與大遼國和高句麗,死戰到底不死不休!”
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此時哪裡還敢多言。像夾著尾巴的落水狗一樣,灰溜溜狼狽的逃出了金鑾大殿。
趙應龍來到楚婉清的身邊,溫柔的說道“朕的皇後果然是巾幗不讓須眉,朕深感欣慰!”
楚婉清神情堅毅的看向趙應龍,鄭重的說道“陛下,他日外敵來犯,婉清願與您一同共赴沙場,生死與共!”
趙應龍心情激動的說道“我趙應龍能與婉清一起,共赴沙場保家衛國,雖死無憾,壯哉!”
趙應龍與楚婉清手牽著手,來到金鑾寶座之前。
趙應龍對金鑾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高聲的說道“大渭朝不是我趙應龍一個人的,大渭朝是屬於中原華夏的萬千子民!我趙應龍作為當今中原華夏的天子,就要保護我中原華夏的子民,不受外族的踐踏!
若有外敵來犯,我趙應龍就要為中原華夏的萬民而戰!
朕的皇後,尚且巾幗不讓須眉,願與朕共赴沙場保家衛國。爾等身為男兒之身,難道還比不上朕的皇後嗎?
爾等誰要是再膽敢,勸說我趙應龍避而不戰,秦懷寧就是爾等的下場。
他日大遼國和高句麗聯軍來犯之時,我趙應龍要與皇後楚婉清禦駕親征。與我賢弟鎮北王高進一起,戰於幽都城外,中原華夏的北大門!”
此刻,大渭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裡還有人再敢多言。所有人都是俯身跪地,齊聲高呼道“陛下聖明!陛下禦駕親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
夜晚,大渭朝皇宮的後花園中。
大渭朝的天子趙應龍,在皇後楚婉清和大將軍南霽雲的陪同下飲酒。
趙應龍誌得意滿的說道“今日朝堂之上,我們三人配合的天衣無縫!將那些膽小碌碌無為的鼠輩,敲山震虎般的恐嚇一番。看到那些庸碌之輩的熊樣,我甚是開心!”
楚婉清說道“今日朝堂之上,見殿下的文武百官。很多人都是滿足於現狀,過著安逸享樂的生活,完全喪失了銳氣和與大渭朝共存亡的決心!
如果他日渭遼戰事一起,一旦我方處於不利的話。恐怕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唱衰我大渭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屆時圖謀不軌心懷叵測者,也將會蠢蠢欲動,做出對我大渭朝的不利之舉。
陛下,您到時候不可不防啊!”
南霽雲說道“陛下,皇後所言甚是。這滿朝的文武百官中,聽得大遼國和高句麗聯軍有百萬之眾時,很多人都是麵露驚懼之色!
未戰先怯,這予戰不利!”
趙應龍正色的說道“皇後與愛卿所言,我早也已經有所察覺!
如今這大渭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之中,有很多人是大周遺留下來的舊臣。
儘是些安於享樂,不思進取之輩。不似我親手帶出來的渭南子弟,個個皆是勇武剛猛之士。
那麼我們也要借此次,外敵來犯之機前,肅清朝野。將這些無膽且碌碌無為之輩,儘數除去。”
楚婉清說道“陛下的意思是將朝中意誌不堅,不能與我大渭朝一心,共同進退者,一並除去?
但這樣做,會不會引起朝中的震蕩。大敵當前,此舉是不是太過激進極端,這不利於現在大渭朝的和諧統一!”
趙應龍對楚婉清笑著說道“長痛不如短痛,必須在大戰前。清除這些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無所作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