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歸途[綜]!
時值五月,明明天氣還不算炎熱,長安城內空氣裡的熱氣卻撲麵而來。去年五月份,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份唐軍就攻入長安城,當時皇帝楊廣還活著,李淵便另立了楊廣孫子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年號為義寧,自封為唐王。
按照年號來算,今年是義寧二年,然而剛剛外麵傳到長安的消息,太上皇楊廣被叛軍殺死,唐王逼迫楊侑退位。
反正不管過程如何,現在唐王已經成為新朝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各項程序已經走完,這個以長安為都城的王朝新立,一切百廢俱興。
按說當了皇帝,李淵心中自然自豪,但他現在很是憂愁,因為立太子一事,原本對於立嫡長子為太子這件事情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就算滿朝文武大臣,誰都沒有二話。但偏偏牽扯到他的嫡長子的一件隱私,還涉及到祖宗傳承,這讓李淵不得不慎重思考。
現在皇帝已經冊封了後宮,不過他的原配發妻早在五年前就已經去世,隻能發個聖旨追封,而他的後宮就交給以往的妾室管理,其中以萬貴妃為尊。
全朝廷都在觀望皇帝對諸位皇子的晉封,到底大公子會不會被封為太子呢?許多人心中直打鼓。大公子的文韜武略無人不服,就算一向與大公子爭鋒的二公子也是文武全才,但隻要與兩兄弟接觸過,所有人都會被大公子的氣質折服。然而大公子有一個硬傷,他無妻無子,自從五年前大公子的嫡妻因病去世之後,大公子就一直沒有再娶,原本以為是大公子要為穆皇後守孝,但這都五年過去了,三年孝期已過,大公子就是沒有成婚的打算。
大公子似乎對婚事不感興趣,但讓一乾文武群臣側目的是皇帝這個當父親的也對自己兒子的婚事不著急,要知道大公子可是已經二十九歲了,二公子比大公子小十歲,府邸除了正妻之外,妾侍也有好幾個,雖然還沒有兒子,但二公子早已經當爹,而大公子府邸除了婢女之外,根本看不到一個女子,沒有嫡妻也就算了,連妾室都沒有。
皇宮,皇朝新建,李淵這個皇帝很是忙碌,好不容易和一乾大臣商議完正事,歇口氣喝口茶緩緩勁,此時與李淵一起品茶閒談的便是李淵一向看中的左右臂手,裴寂、封德彝。
“裴寂,你說朕要不要立大郎為太子?”李淵滿臉愁苦,盯著茶杯裡的水兩眼發直,他是真心器重嫡長子,這些年來,大郎立下了豐功偉績,如果不立他為太子,那簡直說不過去。
裴寂和封德彝心中一咯噔,他們自然是看得出陛下對大公子寄予的厚望,偏偏這人啊,沒有十全十美,大公子這般出色的人物,偏生老天爺不讓其完美。
裴寂放下茶杯,拱手道“陛下,臣就不多言了,想必陛下心中早有定奪。”
封德彝心中微微歎了口氣,他也沒有發表額外的意見,但在他之後,裴寂似乎沒忍住,低聲說了句“何況現在為時尚早,大公子那病未嘗沒有被醫好的一天。”
李淵眼底閃過一絲精光,心中暗道,對呀,大郎也才二十九歲,大唐初立,等到統一全國後,如若大郎還不能留後,再來做考慮,或者可以過繼其他孫子給大郎?
“哎,大郎啊,讓我舍不得,要舍棄宛若割我的心。”李淵說的是實話,不隻是世俗的嫡長子製度,而是大郎足夠優秀,優秀到他完全看不到後麵的兒子,迄今為止,大郎就沒有讓他失望過。
裴寂和封德彝陪著皇帝愁眉苦臉,兩刻鐘後兩人才被李淵放走,走出禦書房,兩人行走在皇宮的梯步台階,才踏出兩步,就聽到左側寬敞的訓練場那邊傳來整齊劃一的口號。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兩人站了站,略微等了大概半刻鐘,就見兩列士兵正齊步而來,走到這邊長長的台階處,立馬蹲了下來,兩手放在臀部後麵交疊在一起,然後往台階上跳,就像青蛙一樣,這下這些人沒有喊口號了,個個跳了幾步台階之後,憋著氣臉色漲得通紅。
在這群訓練的士兵後麵,一個穿著綠色勁裝的男子抄著手猶如閒庭信步般地走了過來,他朝兩位大人行了一個軍禮。
“裴叔,封叔,你們這是要出宮,還是要去見阿爹?”
裴寂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大笑“你小子不是一向以身作則嗎?今日怎麼偷懶了呢?”
封德彝臉上也滑過一絲淺淺的笑意,說道“今日我可不想再見陛下,陛下太忙了,大郎有閒不妨幫陛下分憂解難。”
這年輕男子便是李淵為之若舍棄猶如剜心疼的嫡長子李建成,當然他現在不是原裝李建成,是穿越而來的離邪。
離邪也沒有想到這次穿越竟然來到了赫赫有名的唐朝,且他來時,還是隋末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當然現在他父親李淵立國了,但屬於唐朝的國土麵積還很小,還有許多地方依舊屬於其他軍閥。
他是五年前穿越而來,當時是隋朝大業九年,也就是後世公元613年,當時李家正經曆兩場喪事,一場是母親竇氏因病而亡,一場是李建成的嫡妻出意外而亡,離邪就是在李建成極為悲傷的時候穿越而來的。
當然對於穿越到什麼時代,離邪無所謂,但有些意外的是,他似乎來早了,雲瑤根本沒有與他同時而來,要不是陸十五一再保證,雲瑤一定會出現在這個時空,他哪會賴著性子呆在這裡。
這五年他並未因為了解曆史,就對進程多加乾涉,當然該他出力的他沒有怠惰,李淵讓他乾什麼就乾什麼,頂多就是打仗時,速度快點,這樣也能減少人員、糧食損失。
大多數事情他都順著李淵,唯一忤逆李淵的便是,大業十一年,李淵要給他說親,他一再拒絕,最後引得李淵起了懷疑,而他為了解決後患,乾脆就在一場小戰役當中受了傷,然後順理成章被大夫檢查出身體有隱疾,以後恐難有後代。
李建成十八歲和嫡妻成婚,但因為嫡妻在老家侍奉公婆,他一年到頭幾乎都在外征戰,或者訓練士兵,少有回家的時候,以至於兩人成婚好幾年,後院不論是正妻還是那兩個妾室都是一無所出,嫡妻去世之後,離邪來了,然後就把那兩個妾室打發了。
這兩天離邪心情不錯,當然在外人看來,大公子心情好,是因為自己父親當上了皇帝。其實是離邪感應到雲瑤的到來,隻是雲瑤似乎離著長安有點遠,但她正逐漸接近長安。到底她現在是什麼身份還未可知,以感應到的方向來說,應該是在洛陽。
洛陽可是隋朝都城,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楊廣從洛陽前往江都,其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這樣是不是表示雲瑤現在的身份和楊廣沒有關係?
聽到封德彝、裴寂二人所言,他笑了笑,聳肩“等政事順暢了,阿爹就不會這麼忙碌了。”其實嚴格來說,現在各項事務按照章程規矩一條一條辦下去,已經大大節省了皇帝和官員的時間,且唐朝初立,要施恩天下,要不了多久就會開文武恩科,選拔天下人才,到時候各司其職,就不會忙得官員們整日歇在署衙回不了家。
裴寂、封德彝心中微微感歎,大公子一如既往的是能撒手就撒手,絕不多攬事,但一旦有人找上他,轉瞬就是一個主意,很快就把事情解決了,而且不費吹灰之力。
與裴寂、封德彝分彆之後,離邪琢磨著,要不要去禦書房?主要是立國之後,每回他出現在李淵麵前,李淵就是一幅審視糾結的模樣,當然他知道他在糾結什麼,按照曆史書所書,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就是下個月的事情了。
他不能當皇帝,不知道陸十五讓不讓他當太子呢?離邪沒想過阻止或者推卻,他讓這件事情順其自然,所以李淵現在很頭疼。
離邪思考了一下,還是不要去礙李淵的眼,他打算把這支兵訓練完了就出宮。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離邪離宮,此時他已經換回了一身漢服,這套寶藍色的圓領袍衫自然是華貴無雙,離邪穿上貴氣逼人。
“大哥,大哥,等等我們。”
剛剛踏出宮門,後麵就有人在喚他,不需要回頭,隻聽聲音就知道是哪兩個人。
後麵跟著跑出來兩個少年,兩個人年紀差不多大,一個是李建成同母的弟弟老四李元吉,一個是異母弟老五李智雲,兩人是同年出生的,不過就差了點月份,以前可能還會互彆苗頭,自從竇氏去世之後,照顧最小的同母弟弟就成為離邪的責任了。
李建成同母弟弟已經有三個,老二李世民,老三李玄霸,老四李元吉,在竇氏去世之前,李世民和長孫氏已經成婚,而當時老三李玄霸比李世民小一歲,但根本沒來得及給他說親,一直到現在都是,所有兄弟當中,隻有李世民成婚了。
李玄霸和李元吉後來基本上都是跟著離邪東奔西跑,而李智雲因為與李元吉同齡,兩人以前互彆苗頭,但李智雲一向喜歡大哥,後來李元吉當了離邪的小跟班,這小哥倆就化乾戈為玉帛了。李玄霸比李元吉年長四歲,逐漸長大之後,特彆來長安之後,這小子一向喜歡與人辯論,而長安文人甚多,李玄霸就猶如魚入大海,整日在外麵跟彆人切磋文化,至於大哥和二哥之間的紛爭,他一點不擔心,二哥爭得過大哥嗎?
離邪頓了頓,等兩人跑上前,皺眉問道“已經過了申時,你們還要出宮?”
他這話一出,李智雲扁嘴哼了一聲“大哥,今晚我和四哥要住你那。”
李元吉連連點頭,這兩人的異常讓離邪好奇,問道“宮裡出事了?”
李智雲使勁搖頭,李元吉垂著頭偷笑,離邪虎著臉,李智雲趕緊說道“還不是母妃,人家才十五歲,她竟然喪心病狂地要給我選妻。”
離邪頓時了然,萬貴妃現在是後宮位份最高的娘娘,不像以前她隻是妾室,根本沒有插手兒子婚姻大事的權利,但現在她是高位嬪妃了,就有插手兒子婚姻大事的權利了。
“這也太著急了吧?”不過唐朝剛剛成立,萬貴妃就迫不及待地想給兒子定婚,她怎麼不再等一等?好歹等李淵冊封了諸皇子之後再說吧。
李智雲跨著臉,扁著嘴說道“還不是二嫂,以前我挺喜歡二嫂的,二嫂溫柔嫻淑,看到她就有如沐春風之感,但從現在起,我決定討厭她,她竟然拿著厚厚一疊仕女圖讓阿娘給我選妻。”
離邪點了點頭,算是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作為李世民的妻子,後世聞名的長孫皇後豈是庸人之輩,她是現在就打算籠絡李淵的後宮,好為李世民添磚加瓦嗎?
李元吉捂著嘴偷笑了好一會,然後才略帶得意地道“幸好我的婚事,阿爹說了會讓大哥做主,有大哥掌眼,我才不怕娶不到漂亮的娘子。”
李智雲哀怨地看著四哥,一點都不厚道,轉而他腦筋一轉,阿娘對他和大哥走得近並無任何異議,不如改日他就說婚事要讓大哥掌眼?這樣一想,李智雲心中有了主意,麵上表情便和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