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家事與學_晉末長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晉末長劍 > 第七十七章 家事與學

第七十七章 家事與學(2 / 2)

將來她若遣人去江南開辟荒山野嶺建莊園,邵勳也會提供錢糧、人力的支持有這樣的資本,再加上符寶容貌算是中上了,人財兩得,仕途能坐火箭,要求高又如何?

「妾這便讓人把消息散出去。」見邵勳不反對,庾文君便道:「京中貴婦聽聞,定要其父兄、丈夫快馬傳遞,下個月全河南都知道了,冬月河北也會儘知。」

「一幫長舌婦。」邵勳笑罵道。

「還不是夫君威加海內,大梁光耀四方?」庾文君笑道:「若是晉朝公主,

年輕俊彥怕不是要快馬逃遁。」

邵勳大笑。

這話說得他心中舒爽。一個朝廷正統不正統,天家威望大不大,自然會從方方麵麵體現出來。

******

九月初十,邵勳又來到了城南的太學。

開國之前,他就在重新整頓太學了。

梁晉禪代之後,正式招收學生,今年二月初開學。

因為時間倉促,首批學生不多,隻有百人而已。

即便他極力照顧,入學的百人還是以土人為主,外加部分武人、豪商子弟。

太學不是初級教育,事實上是有一定入學門檻的,這百人算是經過篩選入學的,被統稱為「門人」。

入學兩年後可以試經(考試),今還不到一年,自然沒到考試季。

太學最多試五經,但學習的內容遠不止五經,事實上有十多本書。像詩書禮易之類的傳統經典,時人也不太愛讀一一《易》可能例外一些。

蓋因此時做官,最主要的是家世、名氣。

家世是天生的,沒法改,名氣卻是後天的,可以操作。

揚名的機會主要有二。

其一是知名老登點評,這多多少少還是和家世掛鉤;

其二是清談聚會一炮走紅,為人稱讚、傳揚,或者靠長期經營人設,慢慢紅起來。

第二種方式對家世要求降低了很多,一般士族或寒門子弟也有可能走通這條路子。

但在清談聚會上,談儒家經典是紅不了的,主流意識形態也反感儒家那套東西,他們更親近「放達」、「自然」、「真性情」,即「越名教而任自然」,探究生命的意義,玄之又玄。

所以儒生極力批判這種意識形態,因為他們的地位降低了太多,完全被壓製了。

等到曆史上南北朝那會,儒生還要大力批判佛學、道教思想,因為玄學熱過去了,佛學、道學熱再度興起,儒學仍然被壓製。

士族子弟不知道怎麼了,大部分人就是不喜歡儒學,無論他們學沒學過,無論南方北方。

邵勳覺得他奮鬥了半輩子,威望、名氣與日俱增,也算是「知名老登」了,

或許可以通過點評的方式引導某些東西。

清談這種聚會形式,他覺得挺好,沒必要禁止,隻要議題正經一點就行了。

因地製宜嘛,他最擅長這個了。

等這方麵出成果之後,太學的教材就可以更換一下了,反正學生們也不愛讀。

至於郡縣兩級的基礎教育,目前隻在胡人聚居區推廣了,比如岢嵐、平陽、

西河、雁門、上黨以及河對岸的上、雕陰、新秦等郡,各設郡、縣博士一員,教個二三十名學生。

全國推廣絕無可能,不具備這個條件,承擔不起這個代價,隻能一步步來。

九月十五日,邵勳下令於汴梁開設國子學。

與太學麵向所有階層不同,國子學隻招收公卿勳貴子弟,包括府兵勳官子侄輩皆可入學,隻要有推薦信即可。

學製與太學大同小異,暫時不會做大的變動,時機還不成熟,

對邵氏王朝來說,根基還是勳貴,而非士族。

兩者之間可能存在重疊部分,但終究是兩個概念。

他現在需要做的是護持好太學、國子學,讓這兩種新的選官途徑穩定傳承下去。

比起九品官人法,太學、國子學的試經製度還是有一定先進性的,他所要做的就是不能讓其淪為擺設,畢竟魏晉兩朝就是如此。

就當下而言,土人還不太會反對這種製度,蓋因其本來就是魏普舊製,抵觸程度相對較小,另外就是普通人的學識完全比不上他們,分去的「門人」名額較少,士族暫時不會產生危機感。

這種改革,就比較輕鬆愉快了,因為壓根沒到圖窮匕見的那一刻。


最新小说: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 京潮荼蘼 聽說沒?頂流和影帝雙向暗戀了 世界融合,開局無人侏羅紀星露穀 重生後我靠虐渣爆紅了 幼帝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