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剛過,寒潮自北方南下,氣溫一下子就降下來了。
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到正在舉行的太子大婚,
這件事情從開始操作到成婚,進展非常快,各方都在通力配合,沒有耽擱任何時間,
極大壓縮了進程。
邵勳將婚禮地點選在觀風殿,太上皇與太上皇後亦從仙居殿移駕於此,親眼目睹了嫡長孫的婚禮。
整場婚禮中最失落的兩個人無疑便是被皇後收在身邊的姚氏和陳氏了。
尤其是陳氏,新的女主人入府,她會以何種心態麵對這種事情,不僅僅關係到她自已,也關係到其家人。
太子大婚之後,有差遣在身的諸位王子不便滯留,會陸陸續續離京。
邵勳與三子邵著重談了一下,要求他想辦法從西域引進兩種作物,即月桂、油橄欖。
他甚至不知道這兩種作物在西域叫什麼名字,隻能儘可能描述一番其功效,比如出油多等等。
他估摸著這兩種作物此時才傳到波斯,西域真不一定有,總之儘人事聽天命了。
三子滿臉疑惑地走了。
九月中旬開始,天氣冷得愈發厲害。
到九月底,河北普降大雪,河南也出現了零星的雪花,以至於十月初舉辦的吳公邵雍婚禮上,賓客們普遍穿上了綿衣、皮裘。
天威給了人類狠狠一個巴掌。
但話又說回來了,老天還算相對仁慈的,因為從開平六年(332)開始到今天,三年間氣溫是階梯式慢慢下降,並非一步到位,給了人類緩衝的時間。
這個月,邵勳以樂凱為幽州刺史,補上已空缺近兩個月的此職一一去年就傳言王澄要死了,拖到今年七月終於死了,刺史王玄回家居喪,丞相王衍奪情留任。
中書監、中書令合並,以中書令為中書省長官,諸葛恢留任。
十月二十日,邵勳在觀風殿麗春台召見諸葛恢問對。
「道明入中書省一年了吧?」邵勳問道。
諸葛恢把目光從女兒身上收回,肅容道:「臣去歲十一月出任中書監,已近年矣。」
「可有所感?」邵勳問道。
「一年中,陛下的每一份旨意臣都看到了,至此方知大梁雄踞九州並非無因。陛下雄才武略一」
「好了,好了。」邵勳笑看伸手止住。
諸葛文彪也有些難堪地低下了頭。
「今歲徐荊揚等州免了許多賦稅。」邵勳說道:「朝廷財用不足,故並未大動乾戈,鎮之以靜為主。貞明二年賦稅恢複,秋收後應能積讚不少錢糧。平州乃前晉二十一州之一,至今未複,朕決計難以罷休。四月使者至遼東,慕容桀驁不馴,不願納土歸降,
那就隻有動兵了。而要動兵,便需有良將。」
諸葛恢聽到這裡,暗道這場仗怎麼都得打了。
按照他最近一年的了解,其實天下士族已經不想打仗了,他們更願意把寶貴的錢糧用在江南新家的打理上。
不過天子說的也是實情,晉朝二十一州已複二十州,就剩下一個平州,那是相當地刺眼。今上這種雄主,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道明可願去長安?」邵勳問道。
「臣願意。」諸葛恢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道。
「善。」邵勳說道:「卿可領雍州刺史、都督,為朕鎮撫關中。」
「臣遵旨。」諸葛恢應道。
他知道這個官不好當,底下一堆刺頭,但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去了。
見他答應,邵勳點了點頭,開始琢磨一連串的職務任免。
諸葛恢去了雍州,金正調回京中出任供軍監。
此職之前由糜晃所任,但他身體不好,一年也就隻能斷斷續續乾幾個月。他早就不願繼續當了,但邵勳感念他的舊情,一直給他保留著,並讓兩位少監著重分擔事務。
糜晃上個月再次上疏請辭,邵勳同意了,最終決定將金正調回。
沙州刺史郗鑒也是老人了,調任冀州刺史。
萬勝軍第四營督軍鄭東領玉門大護軍、沙州刺史。
萬勝軍第一營督軍黃正出任黑銷左營督軍。
因八月飛雪,蜀中剛剛爆發叛亂,原黑稍左營督劉靈轉任梁州都督,調集兵馬入蜀,
協助王雀兒平叛。
溫嶠仍留任秦、河二州都督,與諸葛恢、何倫分掌關西軍事。
當然,今年三月出任兵部尚書的侯飛虎也對他們有指導關係,畢竟雍、秦、河、涼、
沙五州多世兵、鎮兵,兵籍歸兵部管。
算上年初何倫赴武威,西北最大的兩個「軍區司令」金正、侯飛虎皆已入朝。
不出意外的話,他倆今後就安享富貴了。
邵勳會給他們在江南多批一些地,多賞賜一些女人、財物,如此而已。
接下來平慕容鮮卑的仗將由中生代來打,邵勳在後麵盯著。
為了給兒子鋪路,他也是操碎了心。
諸葛恢在宮中用了午飯才走,君臣儘歡,場麵其樂融融。
他走後,邵勳看向諸葛文彪,柔聲道:「這兩個月諸事繁雜,朕見你少了。冬月還有些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