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郡胡人眾多,但壓製他們的力量也很強,按理來說不應該有人造反。但有些事情就很奇葩,你都不知道還有人能因為口角等狗屁倒灶的事情憤而造反。
七月份,陰密鎮將羊卸了陰平太守之職,回到鎮中後,沒多久就病死了。
喪禮之上,就有兩撥酋豪因為口角爭吵廝打了起來,隨後一家起兵造反。
但即便造反了,心中卻懦喘不安,因為梁帝還在呢,怕得要死。
諸葛恢赴任沒多久,下麵一堆驕兵悍將,協調起來不是很順利,各部調動遲緩。
於是他將計就計,也不遮掩長安世兵內部的狀況,讓人知道內部一堆扯皮的事情,接著還派出使者前往叛亂地點,看似要招撫,以麻痹造反酋帥之心。
待協調完內部之後,親率萬餘步騎殺至,與姚弋仲前後夾擊,大破賊人。
諸葛恢攜大勝之威,順勢請罷陰密鎮,邵勳許之,令抽調陰密鎮兵健勇者一千二百人,以所獲之休屠胡三千餘戶為部曲,徙漢高平舊地(今固原附近),置平高龍驟府,以加強對安定郡的控製。
諸葛恢領命,並抽調後續人馬至安定,監督平高龍驟府的設立以及陰密鎮編戶齊民之事。
而經曆了這事,邵勳也發現諸葛恢確實有兩把刷子,非等閒之輩。他先後被司馬睿、
司馬衷信重,並被推出來與王導等人對抗,不是沒有原因的。
諸葛恢有方麵之才。
而諸葛恢之子諸葛在領典船校尉之後,遠赴溫麻,經過兩年時間的努力,終於將散走大半的船工慢慢找回,並開始重新設計一款尖底海船,準備作為溫麻船屯的主力船型。
預計明年會有第一艘船隻下水試驗一一僅僅隻是試驗而已,多半還得下海走一圈後找一籮筐問題,再拖回去改進。
溫麻船屯的新船肯定趕不上與慕容鮮卑的戰爭了,但邵勳覺得問題不大,這是一項長期工作,有沒有這場戰爭都得搞。
邵勳在通仙院待到入夜,得知諸葛文彪狀況還不錯後,方才離去。
臨走之前,瞟了眼石氏。
她生產完一年了,身材已完全恢複,看樣子—
石氏觸碰到邵勳的目光後,微微有些顫抖,雙腿卻又忍不住輕輕絞了一下。
******
回到觀風寢殿後,邵勳隨手批閱了幾份奏疏。
批著批著,又擱下了筆,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事情。
庾亮已經回來了,不過是直接回穎川奔喪,還沒來汴梁。
他其實寫了一封信,委婉地提了一些事情,但邵勳還沒拿定主意,於是當沒看見。
陳胗已經赴任益州刺史,開始安撫地方,這是文的方麵。
武的方麵,王雀兒鎮守蜀中,問題不大。他已經重建了益州世兵,以板兵及李成降兵為主。
而為了給益州泄壓,邵勳行文益州刺史府,提及寧州不度田,蜀中士族可嘗試往寧州方向發展。
寧州固然多蠻夷,且崇山峻嶺密布,但並非沒有荒地,就看蜀中豪族有沒有勇氣過去了,畢竟還是有可能與那些蠻療洞主們發生摩擦的。
西北方向有何倫、溫嬌、諸葛恢鎮守,邵勳暫時很放心。
南方則有張碩都督四州軍事,一開始偶發小規模叛亂,到這會也慢慢平靜了。
而經曆了連續兩年的南下潮,江南的開發也進入火熱狀態,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軌。
他邵某人一手建立的天下,似乎愈發穩定了。
值此之際,可以在明年開啟的東巡了。
即位以來,他西巡至蕭關、大震關,安撫地方、簡拔賢才,將士們則在前線奮戰,擊破了涼州張駿;
他又南巡至荊州,前線大敗陶侃,收襄陽、下江陵、克江夏,奠定了滅普的基礎:
他又北巡至草原,將拓跋鮮卑最後一絲借屍還魂的可能掐滅,完善了三級防禦體係;
現在還缺個東巡。
他曾經奮戰過的高平、東平很久沒去了。
他的家鄉東海郡更是三十餘年沒回去過了。
琅琊、泰山等士族力量極為強大的地區一直沒鎮撫過,
至於河北,似乎也很久沒去了,他還要解決當地的軍鎮問題。
而一旦出京東巡,汴梁這邊必需要安排好。
皇後庾文君坐鎮後宮,太子邵瑾前朝監國,文武官員第一次與監國太子相處,諸事都得協調好。
這是太子的一次寶貴曆練,同時也是邵勳心路曆程的調整,他還會趁機觀察太子監國期間的舉措,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
十月初一,經過多次聯絡,高句麗使者在海陸長途跋涉之後,終於抵達了汴梁。
邵勳率群臣在觀風殿西廂的麗春台接見了使者。
晉末以來,高句麗不是沒有遣使入朝過,但他們居然一直向晉廷朝貢,即便是那個早早退居江南的小朝廷。
而在普滅以後,高句麗人終於與大梁朝接觸了。
雙方之間最具共同利益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攻滅慕容鮮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