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廷議_晉末長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晉末長劍 > 第一百六十章 廷議

第一百六十章 廷議(1 / 2)

慕容皝治下共有兩套主要的班子,其一是燕國官員,其二是平州幕府。

前者以相國封奕(冀州渤海人)、司馬韓壽(並州太原人)、奉常裴開(司州河東人)、司隸王斌(冀州渤海人)、太仆王寓(並州新興人)、大理李洪(冀州渤海人)、

納言令杜群(雍州京兆人)等人為首,另有常伯宋該(冀州平原人)、劉睦(冀州中山人)、石琮(冀州樂陵人),冗騎常侍皇甫真(雍州安定人)、陽協(幽州漁陽人)等人,濟濟一堂。

左軍將軍平熙、右軍將軍張泓(幽州範陽人)、折衝將軍蘭勃(匈奴人)、廣武將軍高翊(冀州渤海人)、揚烈將軍宋回(並州西河人)、蕩寇將軍慕輿泥以及都尉張萌、趙、慕輿根、高鑄等武官亦在側。

老實說,這套官製有點複古風,更像是古今雜,也不知道咋想的。

平州幕府則以軍師將軍(未避諱)慕容評、左長史王濟(冀州渤海人)、右長史宋該(兼領)、左司馬韓矯(並州太原人)、右司馬封奕(兼領)、參軍鞠運(青州東萊人)、記室監鮮於亮(幽州北平人)為主。

兩套班子之外,另有

大將軍府,幕僚以長史劉翔(冀州平原人)、司馬鞠彭(青州東萊人)為主,他們沒甚權力,主要任務是參讚左右。

以及燕王府官員,如內史高翊(兼領)、中尉鄭林(青州北海人)、郎中令陽景(幽州漁陽人)等。

官員還是挺多的。

比起大梁朝,慕容燕百姓不過幾十萬,官員比例卻高出太多了。

當然,這是曆史遺留問題。

當年中原大亂,百姓就三個地方避難,一個當然是南渡江東了,一個則是涼州張軌,

第三個便是幽州王浚了,但王浚不做人,於是又投奔慕容。

慕容十分欣喜,想儘一切辦法安置這些中原土人,並讓他們仍舊統領自家部曲,甚至當上官員,連鮮卑人都要歸他們管。

而這些中原土人確實展現出了自己治理地方的能力,至少比慕容鮮卑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部落酋帥們強多了,幫慕容發展出了昌黎郡,並經營玄、遼東二郡,頗見成效,

讓人心服口服。

比如河間劉佩任玄太守,杜群兼領遼東相,昌黎太守先為裴疑,故去後以東夷校尉封抽兼領。

至於幾個僑郡,如樂浪、成周、冀陽、營丘、唐國等,全是漢地土人當太守或內史,

沒一個胡人,底下縣令也差不太多。

慕容宗室就隻能管管部落,甚至本身部落還要歸地方太守鉗製,因為他們沒有如同劉漢那樣設置單於台專管「國人」和「六夷」,製度方麵比較粗疏。

內中肯定有矛盾的,隻不過被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壓製住罷了。

說實話,慕容燕不如劉漢穩定,根子上就注定了,他們沒有管理胡漢二元製國家的經驗,即便僥幸入了中原,內部矛盾還是會爆發。

慕容、慕容父子兩代對中原土人又過於迎合,體現了很濃重的自卑心理,甚至連軍隊指揮都經常交給漢地士人,讓他們當將領,胡漢兵馬皆隸於其下。

原因大概無外乎兩點,一是這些北奔的士人在艱苦的環境下,舍棄了很多自身習氣,

開始變得腳踏實地了,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行軍打仗,二是「自古以來沒有胡人當過天子」,還是自卑心理作怪。

胡人不入主中原幾次,心氣是提不起來的。

這會慕容召集將佐議事,首先站出來說話的便是漢地土人。

「梁人傾國而來,詐稱百萬兵,以致國中震恐,眾部大皆言棄棘城而走,以避鋒芒,

此大謬也。」相國封奕長身而起,慨然道:「若棄棘城而走,玄呢?要不要棄?襄平是不是也要放棄?爾等置辦的莊園、牧場,大王的苑囿,是不是都要棄掉?先主路藍縷,

以有今日之盛景,何言棄之?」

慕容聽了沉默不語。

最近兩天有不少部落貴人在他耳邊念叨,說我等本就逐水草而居,並無定所,何必拘束於一處呢?梁兵確實勢大,惹不起還躲不起嗎?趁著他們主力還沒來,趕緊收拾家當、

牲畜,向東北方向遁逃。

扶餘、高句麗之間有大片荒草甸子,渺無人煙,隻有少數部落在其間放牧,先過去將就一下,然後觀望風色。

慕容聽完有所動搖,於是遣使而出,自言已去王號、罷六卿及其他近侍官,向梁人請和。

但這事很快被漢地土人知道了,紛紛入府勸諫,於是便有了今日這場「廷議」。

相國封奕說完之後,掃視一圈,無人反對。


最新小说: 絕路成仙 重生:槍斷萬古,我為人族挽天傾 崩鐵:我大反派,開局團滅列車組 人在哥譚當神父,開局撿到小男孩 鬥羅:天使聖徒霍雨浩 曼聯王儲,但不會踢球 小廚娘的菜,今天又發光了嗎 獸世戀綜:茉莉精渣雌在星際爆紅 【快穿】路人甲是絕色美人 神豪:綁定係統後,我愛上了黃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