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戰雙方都不是傻子,時至如今,都明白對方的戰術了。
鮮卑人定然是想依托堅城守禦,消耗梁軍元氣,待差不多了之後,派出城內養精蓄銳已久的兵馬,發起猛攻。
如果這一招不成功,那就繼續守,拖到深秋、初冬,待梁軍不得不撤退的時候,再把養了一整個秋天的戰馬拉出來,抹選敢打敢拚的騎士,尾隨追擊。
這個戰術談不上錯,甚至可以說相當合理,就該這麼打。
而梁軍的戰術也相當明確,那就是依靠雄厚的兵力圍城,各部輪番攻打,不給敵人絲毫出逃的機會。
隻要解決了慕容氏,即便這股鮮卑勢力沒被徹底剿滅,再度崛起也是需要時間的。
真當什麼阿貓阿狗都有資格當草原首領呢?
有時候你不得不迷信一些,無論是中原還是草原,要麼長時間沒有才智傑出之土,要麼短時間內冒出一大批,過了這陣就又沒有了。
慕容家運氣好,出了慕容這麼一個開基之主,現在是時候將這個勢力摁死了,免得他的子孫中再出現什麼雄才大略之人,給大梁造成麻煩,也給他將來經略遼東造成麻煩。
巡視完畢之後,他回到了營地之中,脫下金甲,喊來中尉司馬呂罕,兩人一前一後扛起一個圓木,與軍士們一起修營地。
黑稍左營督黃正驚異地看了他一眼,沒說什麼。
將士們見了,儘皆信服,乾起活來更賣力了。
夕陽西下,整個營地一副熱火朝天的模樣,而棘城則死氣沉沉,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
慕容登上棘城西城頭,眺望梁軍營地。
慕容評、封奕兩人地位最高,一左一右跟在他身側。再後麵,則有長史、司馬、諸位將軍以及慕容幾個稍稍長成的兒子,如慕容遵、慕容恪、慕容霸。
這三個兒子終究還是太小了。
最大的慕容遵不過十六歲,一年前才第一次領兵,也不過是去玄郡驅逐寇邊後撤走的高句麗小股人馬罷了。
慕容恪、慕容霸還要更小,前者才剛開始接觸軍務,但沒打過仗,後者則隻有十一歲,身體還沒長開。
三兄弟跟在父親身後,看著氣勢如虹的梁軍,一時竟被震鑷住了。
慕容則緊抿著嘴唇。
老實說,他又有點後悔了,感覺上了個鬼當,不該聽幕府士人勸說,留下來死磕的。
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可供他逃跑,雖然撤退過程中可能與其他部落產生衝突,但那些人不足為懼,是可以擊敗的,甚至還能搶他們一把。
待在遠方安頓下來之後,可遣人打探昌黎的消息,如果梁軍已然退走,再分批回來就是了。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壞處邵賊撤軍之前肯定會將大批種地的胡漢百姓遷走,這些人是跑不了的。
一些附庸部落會投降,遵奉梁朝號令,甚至於,邵賊直接將昌黎的土地、牧場賞給他們,讓他們與以前的主子反目成仇。便是不信任他們,亦可將其遷入中原,使其沒有降而複叛的機會。
保守估計,一旦退走,燕國會損失差不多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二的實力,這確實很肉痛。
但留下來好像壞處更多,萬一城破了呢?
他心念紛亂不休,連帶著臉色也變幻不定。
封奕一直在觀察慕容,知其心生悔意,立刻說道:「大王,慕容翰、慕容仁、慕容幼、慕容稚四逆已然依附邵賊,若不戰而走,王威望大損,邵賊遣人招撫,鮮卑諸部定然分裂。」
慕容聞言,立刻警醒,道:「還是相國足智多謀,事已至此,孤無話可說,打便是了。」
司馬韓壽上前說道:「大王,值此之際,全城上下都看著呢,萬不能示弱。今日賊軍野外列陣,軍威雄壯,我軍已為之奪氣,不如趁其初來乍到,陣腳不穩,遣敢死之人出城邀戰,縱無大勝,足安眾心。」
慕容意乃動。
「兄長。」軍師將軍慕容評亦道:「棘城廣大,梁人未必能全部圍起來,不如先打一打,若事不濟,再走不遲。」
慕容緩緩點頭,問道;「何人可出戰?」
「折衝將軍蘭勃可也。」相國封奕推薦道。
「大王,臣願出戰。」蘭勃上前兩步,大聲道。
慕容也很滿意這個人選。蘭勃是他已故侍妾蘭氏的族人,驍勇善戰,確實非常合適,於是說道:「便予你五百人,出城一」
慕容掃了一圈城西,複看向城南,道:「攻打城南的賊軍。」
「遵命。」蘭勃大聲應道。
沒過多久,棘城南門洞開,三百甲騎當先而出,然後是二百具裝甲騎,最後則是蘭勃挑選的自家部曲百餘人,在城南粗粗列陣之後,令旗一指,繞了一個圈,避開正麵的壕溝、鹿角,兜向城南梁軍的側翼。
棘城攻防戰第一場,便在六月初二的傍晚不經意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