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外行人都說娛樂圈很亂,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有些導演和演員確實不要臉皮。
顧長維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車裡偷腥,關鍵是被媒體記者拍個正著。
事後,又傳出顧長維和記者協商的照片,這下算是實錘了。
女主也是老熟人,之前還被“太太團”聯合封殺過,現在看來也沒啥用。
可能是想著借此逼迫顧長維離婚,奈何人家有老婆有孩子,最多就是跟你玩玩。
“沒腦子的人確實可怕。”
瀏覽著新聞的顧煒,默默來了句。
…
“導演,分鏡頭我都畫好了。”
忙裡偷閒的顧煒,在公司裡看起了烏爾膳遞交的《畫皮》分鏡頭文件。
厚厚的一大疊紙張,從故事背景到人物形象的細分,還挺詳細。
對麵的烏爾膳此時的心裡很坎坷,害怕自己花費一個多月的成果得不到顧煒的認可。
“還行,看得出來是下功夫了。”
大約過來將近一個小時,顧煒才放下手裡的文件,隨後對著他說道。
先後就讀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和北電學院導演係的烏爾膳,在這方麵挺有優勢,分鏡頭做的很不錯,至少是顧煒目前看到最好的。
“導演,那電影什麼時候可以立項?”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烏爾膳臉上露出輕鬆的表情,直接開口詢問道。
“下半年吧,到時候演員的選取交給你負責。
不過最好用原班人馬,係列電影貿然換人,票房很難有保障。”
緊接著,顧煒又談起了自己對於兩部電影的看法。
“《畫皮》與《畫皮》的故事有點不同,在我看來兩者還是有區彆的。
一是故事情節設計,《畫皮》的故事情節設計得較好,角色的人物性格更加突出,相比之下,《畫皮》的故事線更為豐富,敘述時可能會稍微顯得混亂。
二是對愛的演繹不同,《畫皮》中,狐妖對愛的理解有一個完整的轉變過程,從渴望得到愛,到認為得到就是愛,再到為了愛可以犧牲自己,而在《畫皮》中,角色的愛表現得更直接,但缺乏深度和複雜性。
三是背景設定的差異,《畫皮》的場景主要集中在將軍府內的情愛爭奪,背景相對較小,但是《畫皮》則涉及到的範圍更廣,包括國家層麵的鬥爭,以及角色的身份差異。
第四點就是人物塑造上麵,《畫皮》中的角色性格較為扁平化,缺乏深度,反觀《畫皮》中的角色會更加豐富,情感層次也更複雜。
同樣是係列電影,同樣是兩女一男,前者在情感表達和人物心理描繪上更為細膩和深刻。”
洋洋灑灑說了十幾分,喝了口茶水後,顧煒才發現烏爾膳還沉浸在他剛才的話語中。
見狀,顧煒也沒打擾對方,一個導演除了能拍電影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屬於自己的認知。
通俗來說,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像薑聞和張一謀一樣,二者拍攝的風格各有特點,但是基本不相同。
在這方麵,除了通過在學校學習獲得之外,實踐也是快速獲得的途徑之一。
“導演,我明白了,說來慚愧,有些細節之前我確實想的太少了。”
烏爾膳說著說著,目光從迷茫變成了堅定。
“嗯,電影雖然是下半年開始,但是前期的準備可以提前,到時候你和王辰經理溝通。”
…
有時候,圈裡的導演還真有意思。
顧煒的新電影首映禮定在號,結果盧川就把《南京!》首映禮定在了號舉辦,還給他送來了邀請函。
本來顧煒是不打算去的,無奈這部電影有中影的投資,韓三評生怕他忘了這事,提前打了幾個電話提醒他。
“韓董,這電影看名字估計就不行。”
電話裡,聽到顧煒的話,韓三評有點發懵。
好家夥,國際大導演都是這樣嗎,說的話他完全聽不懂。
“什麼意思?”
另一邊,韓三評化身表情包問了出來。
“《南京!南京!》這種短語加歎號的句式,很容易讓人想起島國電影《虎!虎!虎!》、《啊,海軍!》;
全片對殺人、強女乾、嫖女支、島國歌舞文化場景的直描、不厭其煩,這種文化上的宣傳,似乎一向是島國本土影片的特長。”
聽到顧煒的解釋後,韓三評直接沉默了。
本來這部電影從立項到開拍就充滿了艱難,拍完之後的上映許可也是近期才拿到的,還是盧川找了不少關係才搞定的。
現在聽到顧煒這樣說,他心裡更沒底了。
“還是過來下吧,就當給我個麵子。”
思考再三,韓三評在電話裡說道,要是顧煒不在國內,那他肯定不會有意見,現在顧煒人就在首都,要是不去到時候媒體少不了添油加醋的各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