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張一謀的新電影公布了最新的細節。
除了前陣子定下的小沈陽之外,電影的主要演員都快被小品演員包圓了。
“好家夥,小品合集是吧。”
“這不是打那些科班出身演員的臉嘛?”
大導演也放下了架子,為了票房和流量,選擇了妥協。
有好事的媒體,還專門跑來采訪顧煒,詢問他以後的電影會不會選擇外行人參演。
“嗬嗬,這個情況肯定不會出現,想上我的電影,至少演技要有保障。”
事後,很多人跑到新畫麵的官網評論,搞得張衛平一陣鬱悶。
“那就讓觀眾做決定,票房的高低才是一部電影的最終目的。”
張衛平撂下一句話,主打的就是嘴硬。
《南京!南京!》的盜版在網上出現。
傳播的速度很快,看完成片後的網友,開始明白電影為啥要整改延期。
盜版出來的版本和顧煒他們看的一樣,前半部分還行,拍出了那段曆史的傷痛,敘述的事情也挺清楚,到了後麵就有點不對勁了,有點洗白小日子。
“這是在表達要和解?”
“這個狗東西腦子裝大糞了,擱這夾帶私貨。”
“站在對方的角度拍這個題材的電影,乾脆叫“太郎”算了。”
“典型的數典忘祖,北電就教出來這麼個玩意?”
“這就是一部用國難來做噱頭的商業電影,隻拍出來了倭人的善良。”
…
相比於顧煒,網友可不管三七二十個一,話是越說越難聽,謾罵的聲音多了許多,還都是指名道姓的。
參加完宣傳節目的顧煒,剛和劉藝菲還有蘇暢回到彆墅,就接到來電。
“院長,這事確實不能賴我,盧川他自己能力不夠,就不該碰這種題材。
看到成片後,才發現他根本駕馭不了,拍攝的想法問題很大。”
顧煒也不隱瞞,即便這部電影是田導監製,即便盧川也是北電出身,那又如何?
做錯了事,一句輕飄飄的“自己人”就能過去?
“再說了,我也是為了學校好,真要直接上映了,觀眾看完估計連學校一起罵了。”
之前學校經常跟顧煒說為了他好、為了他好的,現在顧煒也直接還了回去。
“我都沒說什麼,你就給我扯了一大堆。”
電話另一頭,謝小晶聽著顧煒叨叨叨的說著,心裡有點想笑。
給他打這個電話也是迫於無奈,學校裡很多人不支持顧煒的做法,自己人打自己人在他們看來是愚蠢的表現,畢竟國內的名導大多出自北電。
“要我說,你這做的沒問題,學校裡還有不少人誇這部電影呢,很多人都避談這個問題。”
老謝說這話的時候,顯得有點疲憊和無力。
隔著電話,倆人聊了一陣子,都說了說各自的想法。
掛斷電話後,顧煒剛準備進屋,手機又響了起來。
拿起來一看,北電曹保評教授的來電。
“又是電影的事?沒看出來太郎能量挺大的。”
把這些想法從腦海裡甩出去,按下了接聽鍵。
“喂,曹老師。”
今年的金雞獎又開始了報名時間。
曹保評打來電話,就是為了這事。
“你們能拍的來商業片,肯定不在乎獎項,但是我不行,我準備去金雞那邊試試。”
這部電影顧煒是出品人,曹保評有這個想法,肯定要和他說說。
“行啊,曹老師,估計金雞評委肯定給伱麵子,換成我們就不好使了。”
之前他說過旗下的導演不會參加國內的金雞獎,但是曹保評的電影他隻是投資,又沒拍攝,人家想去拿個獎,顧煒還能攔著不讓嘛。
“嗬嗬,那就這麼說了。”
曹保評樂嗬嗬的掛了電話,顧煒這話說的很現實,不過他身為北電教授,去到金雞那邊,對於拿獎還是有點把握的。
另外,有人讓他勸勸顧煒這事,他是一個字沒提,自己的電影都是顧煒投資的,吃完飯後把鍋砸了,這可不是人能乾出來的事。
“怎麼打這麼久的電話呀!”
進到大廳,劉藝菲和蘇暢已經收拾好了,臉上的妝也卸了。
“連續接了兩個電話,耽誤了了點時間。”
早上幾人為了錄節目,起的比較早,忙活了半天,現在中午的飯點都過了。
“我點了外賣,應該馬上就到了。”
劉母不在家,劉藝菲有點放飛自我。
果然,沒一會就有人按門鈴,時間都快到下午了,三個人在一起吃了頓外賣大餐。
吃飯的時候,劉藝菲有點欲言又止。
“咋了?”
難不成學校裡還有人,想通過劉藝菲過來說說情,顧煒吃了口米飯,看著老劉這表情,猜測了一下,隨後直接問了出來。
“啊,沒什麼大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