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神偷奶爸》的首映禮剛剛結束兩天。
這部在好萊塢創下票房新高的動畫電影,隨即就登陸國內各大院線。
中影集團負責宣傳和發行,以進口片的模式引進,中影參與分賬。
這裡,韓三評刷了個心眼,對於顧煒名下公司出品的電影,從今年開始都會采取分賬模式。
“他就沒出品過虧本的電影。”
辦公室裡,韓三評對著副手得意的說著。
相應的,萬達院線和中影院線都在私下偷偷的提高了排片率,期待電影票房大爆,跟著賺錢。
正如媒體和圈內其他公司預測的一樣,《神偷奶爸》是五一檔期最大的贏家,占據了小長假整體票房的一半以上。
首日兩千五百萬萬票房,整個小長假三天票房達到七千萬。
媒體記者紛紛高呼,又是一個“阿凡達”來了。
不怪他們如此,主要是這個單日票房太嚇人了。
雖然同期還有《A麵B麵》,《如夢》等新片上映,但《神偷奶爸》依然是一家獨大,場次占各大影院的0%—0%,甚至更高,而且場次多在黃金時段。
市場預測,票房破三億完全沒問題,甚至四億也有可能。
在《阿凡達》和《神偷奶爸》的轟炸下,現在的電影破億,已經無法像幾年前那樣產生轟動了。
億元電影多如狗的時代開始來臨。
“唉,早知道改檔期了。”
看著媒體封麵上大大的字眼,葉偉信不由的歎了口氣。
原本還想著看《葉問》能一家獨大,吃下最大的那塊肉,這下好了,除了前幾天票房上千萬,五一檔期期間,都被《神偷奶爸》狠狠地壓在了身下。
和葉偉信的如喪考批不同,此時的韓三評和萬達的葉寧等人,則是開心的不行。
畢竟票房越高,收益就越大,參與投資《0》的幾家公司,不由的想起了這部正在拍攝的電影。
“不知道等《0》上映時,能拿下多少票房。”
葉寧嘴角含笑的想著。
“韓董,顧導那邊傳來消息,一周後他們會回國拍攝,主創人員也會一起跟隨。”
韓三評身為中影董事長,身邊同期擁有好幾個秘書和助理,有生活上的,也有事物上的。
“知道了。”
坐在椅子上的韓三評淡淡的來了句,“電影的票房方麵盯緊,後續的宣傳要跟上。”
和之前引進好萊塢的電影不同,隨著分賬模式出現,對於老美那邊的電影,他是愛恨交加。
愛他們的電影在國內取得的高票房,可以增加集團的收益,又恨歐美大片太能打,一放進國內,基本沒有其他電影能抵擋,隻能眼睜睜看著人家吃飽喝足,悠然離開。
“大片,特效大片,屬於國內的特效大片啊…”
看到助理離開辦公室後,椅在靠椅上的韓三評喃喃自語道。
光看人家吃肉自己喝湯的感覺可不好受,奈何自己人不爭氣,中影最近投資的電影是一部接著一部的賠。
尤其是大投資的《未來警察》,不僅票房撲街,連口碑也是奇差無比,網友都開始罵起投資人了。
…
《神偷奶爸》的火熱,讓本來走到後半段的《杜拉拉升職記》票房更加低迷。
原本在中影的預估裡,這部電影可以拿到.億票房。
這下子直接倒在了一億出頭,不過對比兩千萬的成本,已經稱得上是大賺了。
這也是中影從年初以來,首部賺錢的電影,還好中影家大業大,換個其他公司,估計都破產了。
和上映電影的火熱氣氛不同,圈內最近是暗流湧動,尤其是電影公司。
創業板上市的華藝,宣布多家電影院即將開張,以往院線缺乏的短板劣勢得以彌補。
以製作見長的光線集團和金英馬等公司,正在業內四處挖掘藝人經紀團隊,打算大肆發展一番。
而以電視劇起家的小馬奔騰和鑫寶源,包括唐人影視公司,今年都將進一步試水電影製作,陸續推出了立項的新電影。
金牌經紀人常繼紅率隊加盟,結束了星美“有製作、有發行、有院線、無藝人”的時代,後者的產業鏈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一個龐大的“星美娛樂帝國”構築起了框架。
圈內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傳言出現:某某公司獲得了上億融資,某某公司完成了幾輪私募…
許是最近D電影收割票房太嚴重,業內其他公司關於特效這一塊也慢慢被重視了起來。
其中動作最大的當屬於星美國際,對方已經在擬收購澳洲電影特效公司,慢慢的其他公司也開始有樣學樣。
星辰影視依舊還是在圈內保持獨有的地位,哪怕其不融資,也沒人敢小覷星辰影視的現金流。
很多人都在說,或許是星辰影視手上的現金太多了,才不需要融資。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接連幾部電影票房大爆,顧煒可不缺錢,畢竟他們在國內掙得是人民幣,人家可是在好萊塢掙美刀。
張一謀的《山楂樹之戀》,時不時的就上了新聞頭條。
這次老謀子選的“謀女郎”似乎有點木訥,演技過於稚嫩,聽說光是走路這塊的戲份,老謀子就親自上手教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