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新聞報道裡,南韓的女子組合少女時代,今天上午到了首都,聽說還要在這邊舉辦演唱會。
接機的粉絲,造成了機場短時間的交通堵塞,一下子就成了八卦頭條。
“這些女團最近確實挺火的。”劇組裡,周訓等人也看到了新聞,直接說了句。
“嗬嗬,看著是不錯,不過不知道有幾個是真人,聽說那邊整容技術很發達。”
胡君笑嗬嗬的說道。
聽到他們的討論,顧煒也沒說話,有時候還真是挺操蛋的。
自己一直努力想把國內文化擴散出去,結果內地卻是不停的引進外來文化,追捧所謂的女團、男團。
…
內地電影市場出現了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臨時改檔期。
《搜索》和《四大名捕》的票房,雖說讓大家有些振奮,但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大部分還是果斷慫了。
其中包括光線《傷心童話》在內的多國產電影,見勢不妙,原本定於八月底的檔期,直接推遲到下月上映。
這也反映了目前國內電影的不自信以及各類問題,但也是被環境逼的。
截止到八月底、九月初,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今年內地絕大部分票房,都被進口片占據。
為此,圈裡各大影視公司集體向上反應,希望能保護國產電影,最後還形成了討論會。
結果可想而知,事情都定好了,怎麼會朝令夕改。
當然也不是說這類討論會完全沒用,中影直接出手了。
從最新公布的名單來看,中影直接安排《超凡蜘蛛俠》在八月底上映,隨後又把《普羅米修斯》和《敢死隊》兩部進口片,放在了月日和月日上映。
這意味著影迷可能要在兩周內,甚至是一周內,看到三部好萊塢大片接連上映。
業內人士甚至笑稱,今年暑期檔末尾將進入“進口片保護周”。
“韓董,這操作可以啊,就是好萊塢那邊的媒體可沒少吐槽你。。”
顧煒看到好萊塢那邊的媒體報道在國內的轉述,對於這個安排極為不滿,認為這是損害了好萊塢影視公司的利益。
“這些年都習慣了。”
韓三評毫不在乎,這些年被國內國外噴的可太多了。
當然了,這個舉動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就是故意的,就是想通過美國大片的PK,而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國產電影。
說到底,老韓對於底下人的呼聲還是做不到置若罔聞。
………
要說內地電影一直在致力於模仿好萊塢大片模式,國內導演協會也是如此。
這不,國內編劇協會有樣學樣,直接要求增加編劇們的權益。
現在上映的國產電影中,都會有“某某導演作品”的字眼。
不少電影的編劇一欄,也會出現導演的名字,直接侵占了編劇們的權利。
內地導演和編劇之間的關係,原本就很微妙,一直處於矛盾之中。
結果現任導演協會會長和秘書長又火上澆油: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法規司提交了修正提案,稱“導演應該是影視作品作者”。
隨後,又在微博呼籲將“導演是影片作者”寫入條文。
但此舉卻引發了電影圈的大地震。
事情起因是內地導演張揚,日前在其微博中發了一篇帖子,呼籲在電影創作裡,應該以導演為主,包括署名權同樣應該以導演為主。
隨後,不少導演更是跳出來,明確指出,導演應該是電影的作者,這在國際上是被普遍承認的事實,在我國也是被普遍認知的,歐盟國家做得很好,我們要學習要爭取。
這下,編劇首先就不答應了,直接回擊:“導演們還沒把電影拍出‘國際水準’呢,就先把權利提到‘國際級彆’了,這就有點搞笑。”
“如果導演是影片的“作者”,那編劇算什麼?”
編劇們在爭奪爭著作權問題上與導演們水火不容,事情就在你來我往中,徹底鬨大了。
目前在內地電影圈普遍的現象,就是不少導演直接介入劇本創作,電影完成後將自己的名字署進編劇一欄的現象更是常見。
如今,導演集體爭取自己身為“作者”的權利,這讓不少編劇覺得自己的“地盤”被進一步“侵占”。
“顧導,事情你知道吧?現在導演協會主張大家擰成一股繩,你怎麼看?”寧昊的打來電話詢問顧煒的看法。
“不怎麼看,隨便他們吧。”
顧煒隨意敷衍了一句,不想跟著摻合。
……
說起希傑娛樂公司,自從上次雙方合作過後,中間除了幾部電影的發行,顧煒和他們接觸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