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華夏聖人評選_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0章 華夏聖人評選(2 / 2)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

王守仁仕於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曆任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禦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宸濠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王守仁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左都禦史。

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歲。明穆宗時追贈新建侯爵,諡號“文成”。萬曆十二年1584年)從祀於孔廟。

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其學以“心”為宗,他以“心”為宇宙本體,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倡言“知行合一”說,後專注“致良知”說,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

“陽明心學”後傳入日本、朝鮮等國。

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清代學者王士禎稱讚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為明朝第一流人物”。

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傳世。

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和優越的學習環境。

王守仁之父王華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在王守仁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

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他的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

王守仁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

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雲“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十二歲,王守仁就讀書塾。

十三歲,母親鄭氏去世。

幼年失恃,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誌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

一次與書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之人。

十五歲時,他聽說石英、王勇、石龍石和尚)、劉通等起義,就屢次試圖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被父親斥為狂妄。

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誌。

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

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嶽父才把他找回去。

弘治二年1489年),王守仁十八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

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

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

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


最新小说: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對了什麼 末世重生開飯店,預製菜饞哭喪屍王! 開局三輪配彆墅,我靠擺攤爆富 祁木溫年 表姑娘腰軟惹憐,私奔撞進閻王懷 綁定複刻係統後,廢雌爆火全星際 家族修仙從青鬆靈根開始 都市修真便利店 團寵大小姐馬甲又掉了 我為皇帝傲嘯西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