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周同病故,嶽飛每逢初一、十五,都親到墳上祭奠。
嶽飛之後又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武藝“一縣無敵”。
嶽飛天生神力,不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時人奇之”。
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
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複建康。
紹興四年1134年),收複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
嶽家軍先後收複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公元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複失地。
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家軍的由衷敬佩。
嶽飛的文采同樣卓越,其代表詞作《滿江紅·怒發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險將嶽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
隗順臨終前,始將此事告知其子。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死,張孝祥等人上書要求為嶽飛昭雪冤案。
萬俟卨憑借宰相的大權,堅決阻止為嶽飛昭雪,他對高宗趙構說:“虜方顧和,一旦錄故,將疑天下心,不可。”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大舉南侵,南宋抗金情緒重新高漲。
官員杜莘老、太學生程宏圖、宋芑等人都分彆上書要求為嶽飛平反。
禦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嶽飛舊部巡視,鄂州將士聯名上狀,要求為故帥申冤,“哭聲如雷”,汪澈勸慰多時,答應稟報朝廷,人們仍啜泣不止。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降旨為嶽飛“追複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冤獄終於平反。
隗順之子告知宋廷其父安葬嶽飛之前情,宋廷乃將嶽飛以禮改葬在西湖棲霞嶺。
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令太常寺為嶽飛擬定諡號,初擬“忠湣”,次年1178年)最終確定為“武穆”。
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嶽飛被追封為鄂王,追贈太師。
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改諡“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