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愛卿說的很對,這榜單確實排序有問題!在朕看來,秦始皇排在第一無可厚非,畢竟人家是始皇帝,不過這第二位就肯定不能是漢武帝劉徹!劉徹的江山可不是他自己打下來的,全都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給他積攢的家業!所以劉邦應該排在第二,文帝和景帝應當排在第三和第四!”
聽到這話,紀曉嵐在一旁無奈的撇撇嘴,看上去根本不認同乾隆的排序。
乾隆也瞥見了紀曉嵐的小表情,所以又板著臉問道:“紀曉嵐,你不認同朕的排序麼?”
“認同!微臣當然認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排在嬴政後麵也是應該的,文帝和景帝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打下了基礎,所以他們排在漢武帝的前麵也是理所應當!”
紀曉嵐不想和乾隆抬杠,反正對方說什麼就是什麼。
此刻的乾隆又笑著說道:“劉徹第五,李世民第六,劉秀第七,我大清聖祖康熙帝應該排在第八,先帝爺對康乾盛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功績堪比文景之治,所以先帝應該排在第九,朕排在第十位即可。”
乾隆仔細想了想,自己這個後輩還是要低調一點兒的,所以排在第十位就行!
但是他這個排名的針對性太強了,直接剔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把康熙和雍正抬到了榜單上,這明顯就沒有說服力啊!
隻不過這麼明顯的問題在場的文武百官都不會指出來,即便是紀曉嵐也隻能在一旁無奈的歎息。
……
此刻天幕開始總結漢文帝劉恒這一生的功績。
漢文帝劉恒在位期間非常重視文化和學術發展。
他十分推崇儒家思想,致力於文化繁榮,他創辦了太學和郡學,鼓勵儒學的傳承和發展。
漢文帝在位期間以寬和仁愛的政治風格著稱,他重視民生,尊重宗室和大臣,采納他們的建議,實行開明的政治體係。
在經濟和軍事方麵,他重視農業,減稅免賦,鼓勵農民生產,同時積極推動邊疆開發,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製和管理。
漢文帝繼承了父親劉邦的治國策略,遵照平民化政策和依法治國,繼續維護漢朝的製度和政治框架。
漢文帝在即位之初就穩定了宮廷、諸侯王群體和功臣派之間的平衡,成功壓製了權臣,穩固了劉氏家族的統治地位。
除此之外,漢文帝在法律方麵也有所革新,他廢除了繼承自秦朝的“連坐令”和“肉刑”,顯示了他對民生的關懷和對法律革新的決心!
漢文帝劉恒的治理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基礎,這一時期的盛世被譽為華夏曆史上的一個重要繁榮時期,也為後期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
等到天幕上的榜單完全消失,各個位麵、各個時空人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靜。
生活在傑出帝王統治下的百姓都覺得自己很幸運,遇上了華夏曆史中的十大傑出帝王!
那些沒有生活在傑出帝王統治時期的百姓則是哀歎連連,心想自己為什麼不早出生或者晚出生幾年?看來投胎也是個技術活兒啊!
……
之前沒有上榜的帝王都很失望,所以大家的心裡都在盼望著天幕再出一個候補榜單,畢竟華夏幾千年的曆史,曆朝曆代這麼多的帝王,隻給十個傑出帝王的名額實在太少了!
漢景帝劉啟:“為什麼隻有十個名額?如果再多一個名額的話,朕一定能夠上榜啊!”
漢景帝劉啟望著天幕捶胸頓足,他可是‘文景之治’中的景帝啊!
他老爹文帝都上榜了!他這個景帝咋就不能上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