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皇上,微臣覺得,論個人能力,肯定是朱元璋更強一些,但如果論治理國家的能力,應該是李世民更勝一籌。”
“你說的個人能力和治理國家的能力有何不同?”劉邦又好奇的問道。
“回稟皇上,微臣所說的個人能力是指在沒有人輔佐的情況下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朱元璋出身微末,他能成為開國皇帝,肯定是他的個人能力更強一些!但治理國家並非隻看一個人的能力,還需要文武大臣的輔佐,而朱元璋在這方麵就比較欠缺了。”
蕭何剛才看了朱元璋的生平事跡,他覺得朱元璋的個人能力確實很強,但是卻易怒易暴,濫用酷刑,這必然會失去人心,很難讓國家繁榮昌盛!
劉邦聞言點點頭,然後又問道:“你覺得朕比著朱元璋如何?”
“陛下深得人心,知人善任,曆朝曆代的君主之中,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陛下!”
“那為何朕沒有被天幕單獨點評?”
沒有被天幕單獨點評一直都是劉邦心裡的疙瘩,所以他很想弄清楚這裡麵的原因!
蕭何聞言尷尬的笑了笑:“陛下,臣以為,您之所以沒有被天幕單獨點評,一定是因為您的功績太大!不好在這個時候被單獨點評,微臣覺得這天幕肯定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專門為陛下做出點評!”
“希望如此吧!”
劉邦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被天幕單獨點評,哪怕多等一會兒也行,要不然就顯得他這個大漢開國皇帝實在太無能了!
大唐位麵。
李世民此刻不禁笑著說道:“真是有意思,後世子孫竟然為了這件事情吵了起來!魏徵,你說朕和朱元璋誰的能力更強一些?”
“皇上您要聽實話還是假話?”魏徵麵無表情的問道。
“當然是聽實話了,你放心朕恕你無罪。”
魏徵聞言點點頭,然後又非常認真的說道:“從曆史功績來評判的話,朱元璋驅除韃虜,與皇上反抗暴隋的功績相差不大,從民心所向來說的話,明顯是朱元璋更勝一籌,從個人能力來講,也是朱元璋更強一些!”
魏徵從來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想法,而且這也是李世民非要讓他說真話!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瞬間臉黑了。
“朕不得民心麼?朕輕徭役,減賦稅,南征北戰,讓百姓安居樂業,反觀他朱元璋施暴政,用酷刑,怎會深得民心?”
李世民心中不服,立刻反駁魏徵的話。
然而魏徵也有自己的理由,他馬上回懟道:“大唐雖立國不久,但是根基穩固,這並非皇上一人之功,這些年皇上雖然南征北戰,但很多戰爭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您也損耗了不少國力!”
魏徵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大唐是從隋朝手裡奪得的江山,很多方麵都有穩固的發展,並非像元末明初那樣百廢待興!
而且最近幾年李世民用兵頻繁,勞民傷財,並沒有讓百姓過上什麼好日子!
緊接著魏徵又開口說道:“相比之下,朱元璋所處的時代環境要惡劣許多,能活著已經實屬不易,更彆說建功立業!如果皇上您處在朱元璋百廢待興的大明朝,您用施以仁政還是暴政?您會用輕刑還是酷刑?”
魏徵這麼一問,李世民瞬間啞口無言。
如果他和朱元璋換換位置的話,在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之中,他也肯定會選擇用暴政酷刑治理國家,因為在動亂的年代,依法治國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一旁的房玄齡看到李世民又被魏徵懟的啞口無言,就趕緊幫忙說道:“皇上,微臣以為,身為一個有才能的君王,不能抱怨環境,而是要想辦法治理好國家,朱元璋在百廢待興的年代用暴政酷刑雖無大錯,但也絕對不是最佳的選擇!”
“嗯,玄齡說的不錯,朱元璋所處的環境雖然不好,但也不能以此為借口施暴政酷刑,至少說明他不是一位仁君!”
李世民此刻也終於找到了反駁魏徵的機會,要不然他這個皇上就顯得太沒有麵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