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1789!
“咳咳……”見此狀,俾斯麥直覺地瞄了一眼護衛,而護衛也似乎發現了俾斯麥在瞄自己,護衛便不好意思地走開了現場。
遠離現場,護衛望著艾麗娜,幸災樂禍地說道“都跟你說了偷聽不好,會遭報應,這些遭了吧!”
而回到現場,艾麗娜慌忙地爬了起來,臉色蒼白,低著頭不敢直望阿爾伯特。
原來,早在十幾分鐘前,阿爾伯特就發覺門口處傳來一陣陣嘰嘰喳喳的聲音,憑著直覺,阿爾伯特敢確定門口有人在偷聽。因此,阿爾伯特故意繼續講下去,講到很重要的內容時,便突然“襲擊”讓都在躲在門口偷聽的那個家夥來不及反應被阿爾伯特發現。
果不其然,阿爾伯特逮到了偷聽者,原來偷聽者就是艾麗娜!也不知道她又哪根神經不對,又跑回來。
“哎……”俾斯麥瞪了艾麗娜一眼,隨後不好意思地對阿爾伯特說道“我平時因政務很忙,沒空關注我的侄女艾麗娜,導致她現在這麼調皮。等我有空的時候,一定會把她好好說一頓的。這次她偷聽也有我的責任,讓王子殿下您見笑啦。”
“沒事。”阿爾伯特無所謂地搖了搖,隨後繼續說道“這是女孩子的天性,我們這些男人也管不了。待她們慢慢長大,讓她們自己去體驗這個美好但又殘酷的世界才是最好的教導方法。”
“是啊。”俾斯麥歎了口氣,隨後說道“男人工作,女人在家帶娃,多麼清淨的生活啊!我不提倡男女平等——起碼不能讓女子接受到高等教育,保持守舊思想,維持男性權利。”
的確,截止到1913年,隻有大約三千名德國女性接受過高等教育。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全世界都存在——直到近代,女性的地位才開始迅速上升,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有很多方麵歧視女性。
阿爾伯特並不歧視女性,但他不希望男性把女性寵慣了——這樣會造成部分女性驕傲過大,歧視男性,而男性將處於絕對不平等的尷尬地位中;怕女,寵女,罩女的思想會一發不可收拾,從而出現後世常見的“耙耳朵”
(作者我沒有歧視女性!我隻是反對那些故意傷害男人的女人,不愛可以分,不要故意拖著傷害對方;愛也需要兩者配合,而非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哎”阿爾伯特歎了口氣,隨後對艾麗娜揮了揮手,說道“我和你叔父有些重要的事要談,希望你不要偷聽;不然的話……這麼可愛的女孩子,我一腳踹下去應該會哭很久吧?”
艾麗娜聽完阿爾伯特的話,頓時露出一副惶恐的表情,臉色蒼白,連滾帶爬地跑出了房間。
把艾麗娜嚇跑後,阿爾伯特鬆了口氣,隨後笑嘻嘻地對俾斯麥說道“對待不聽話的女孩子不用踢她,拉出去直接槍斃就行了,哪來的那麼多廢話。”
“……”俾斯麥頓時無話可說。
回到原話……
“這麼說,國王陛下已經決定在近期發動戰爭了?”
“沒有。”阿爾伯特搖了搖頭,隨後尷尬地說道“這是我的想法而已。”
“……”
“隻不過……”阿爾伯特揮了揮手讓俾斯麥走了過來,隨後他伸出右手,指向了地圖。
阿爾伯特指著的位置,正是德國。
“隻不過她的確需要一場戰爭。”
見俾斯麥一臉懵逼,阿爾伯特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來,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宰相閣下,請看這裡。”阿爾伯特伸出手指,在德國的邊緣地區畫了一個圈,隨後解釋道“這是德國的領土——也就是德國人的生存空間。”
隨後,阿爾伯特伸出手指在法國國土上比劃了一個圈,解釋道“這是法國人的領土,這是法國人的生存空間——當然,他們在世界各地還有很多殖民地。”
“宰相閣下”阿爾伯特對俾斯麥問道“普法戰爭的勝利,讓帝國上下都充滿了歡呼聲,認為帝國已經徹底打敗了法國人,而法國人將在很長的時間裡無法從普法戰爭的創傷中恢複過來;但是帝國猜錯了!法國人不僅在幾年的時間裡將這筆巨款還清,而且還愈發強大,整個法國都充滿了複仇的想法。當一名德國人去法國旅遊時,本以為會看見一大堆法國人垂頭喪氣地從他身邊經過;而現實卻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法國人依然在抬頭挺胸的做人!他們恨不得馬上衝過去狠狠地踹這名德國人的屁股。法國人沒有完蛋!帝國仍需謹慎!”
法國人沒有完蛋!帝國仍需謹慎!
這句話,極大刺激了俾斯麥。
的確,俾斯麥本以為法國會在很長的時間裡無法從普法戰爭的陰影中恢複過來;但他沒想到的是,法國在幾年的時間裡便還完了賠款,好像整個法國對此都沒有什麼反應一樣!巴黎街道上的商人仍在販賣商品,塞納河邊的法蘭西姑娘仍在高聲歌唱,馬賽港口邊的船隻依然絡繹不絕!
最讓俾斯麥擔心的,還是法國人在今年開始全力發展軍事力量的消息!
複仇!複仇!
這是法國人最大的夢想!
隻有戰爭才能解決德法之間的矛盾,其它彆無選擇!
“而法國人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還完賠款,並迅速恢複過來,肯定是有原因的。而原因隻有一個!”
“原因是什麼?”俾斯麥緊張地問道。
“國債。”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當時是俾斯麥以普魯士的消費水平算出的價格,讓法國人賠五十億法郎,本以為這筆巨款會讓法國的經濟崩潰,結果法國人完全承受得了。法國民眾對國債收益的信心比較高,法國政府每年支付給民眾的利息,占國民收入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