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曆史中,沒有王猛提醒的曹操,就是在譙縣興義兵,結果被豫州牧黃琬血腥鎮壓,曹真的父親就是為了保護曹操被黃琬所害,曹操無奈之下隻能跑到陳留郡,在好友張邈的地盤上招募義兵。
黃琬鎮壓起義討董的壯舉,被掌握朝中大權的董卓大加讚賞,隨後董卓以朝廷的名義征召黃琬入朝為司徒。
隻是如今的時空中,曹真的父親雖然逃過了被黃琬所害的結局,卻仍然在汴水之戰中,為保護曹操,英勇犧牲了。
曆史雖然發生了改變,一些人物的結局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
三日後,平定譙縣叛亂的魏無忌等人率軍返回了兗州,曹氏與夏侯氏族人們也暫時遷往了東郡,同時來的還有追隨的數千許氏塢堡之人。
因為譙縣豪族曹氏、夏侯氏的舉族搬遷,以及這些年來幫譙縣父老鄉親抵禦賊寇的許氏一族的離開,頓時譙縣的百姓頗為的驚慌。
離開譙縣,扶老攜幼,拖家帶口跟隨兗州軍北上的百姓多達數萬,魏無忌承諾他們,會為他們分配農田,讓他們在兗州各郡縣安居樂業。
百姓們倒也不怕對方賴賬,如今的兗州刺史曹操可是出自他們譙縣,是當地百姓們看著長大的,虧待誰,也不能虧待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啊!
不過,前來的百姓大多還是早已經失去祖上土地的無產階級,有自己土地的百姓基本還是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並不願意離開故鄉。
…………
同一時間,撤退至陳國的何曼也返回了汝南郡的治所平輿縣。
隻是他帶回來的部隊不到原來的一半,甚至大多數人還帶傷。
原來他率軍撤退至陳國後,被陳王劉寵的斥候發現。
陳王劉寵親自帶領數萬大軍在寧平縣附近,對何曼的部隊發動突襲,何曼損失慘重,立刻且戰且走,向南撤退進入了汝南郡。
見到殘餘賊寇進入了汝南,劉寵並沒有追擊,繳獲了戰利品後,氣勢昂揚的帶領軍隊返回了陳縣。
汝南郡,平輿縣。
袁術得知自己的謀劃被兗州刺史曹操破壞後,憤怒不已,將手中還剩下半杯美酒的金色酒樽,狠狠地砸在地上,大罵道:“曹阿瞞,你一個贅閹遺醜,竟然敢與我汝南袁氏為敵。
爾祖父曹騰不過是個給先帝端夜壺的閹奴,汝父曹嵩花錢買來太尉虛銜,真當自己是三公之後了?
我汝南袁氏,四世五公,門生故吏遍布海內,豈是你這贅閹遺醜可比的!
本將軍咽不下這口氣,欲起南陽、汝南的十萬大軍,攻下譙縣,儘誅曹氏一脈,諸位意下如何?”
原本曆史中,袁術占領南陽、汝南後,就犯了四處用兵的巨大戰略錯誤。反觀曹操,同是四戰之地的兗州,曹操卻一直在平定整個兗州的郡縣,直到統一兗州後,才開始進攻其他州郡。
而袁術不但與劉表爭奪南陽郡,同時又與兄弟袁紹交惡,各自派遣軍隊爭奪豫州。
不僅如此南陽糧道被劉表軍斷了後,袁術不得不撤出南陽,返回汝南後,又攻打兗州的曹操,在匡亭與封丘接連被曹操打得大敗。
袁術奔逃淮南後,不但與揚州刺史劉繇多次開戰,甚至與自己盟友徐州牧陶謙產生嫌隙,袁術開始派兵爭奪徐州。
袁術的最終稱帝,隻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袁術麾下並沒有頂級戰略家,他本人又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甚至稱帝之時,麾下群臣極力反對,他也力排眾議,僭號稱帝。
按理說隨著耿弇、寇恂的加入,袁術的戰略水平當上升不止一個檔次。
寇恂文武雙全,放下武器時,既能治理地方,亦能將後勤處理得井井有條;拿起武器時,還能統率大軍,征戰四方。
與寇恂勢不兩立的賈複就曾經說過:“寇恂文武備足,有牧民禦眾之才。河內富實,南迫洛陽,非寇恂莫可使也!”
而後世經常將寇恂鎮守河內期間,為劉秀提供了大量的軍資,此等功勞,足以與蕭何鎮關中相提並論了。
梁武帝蕭衍後來感歎道:“昔蕭何鎮關中,漢祖得成山東之業;寇恂守河內,光武建河北之基。”
如果說寇恂的技能點更偏向於治理與後勤,那耿弇就是實實在在的軍事家了。
耿弇一生平定天下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餘座,戰功赫赫。
每次作戰,耿弇必定深思熟慮的運用各種戰術,他將圍點打援、聲東擊西、引蛇出洞等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並被光武帝劉秀稱之為“有誌者事竟成”。
然而卻因為他們出身普通,背後並沒有顯赫的家族支持,這讓更看重門第出身的袁術,內心深處其實並不太想重用他們。
說到底還是袁術自始至終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貴族,帶有天生的優越感。
利用汝南賊寇進攻譙縣的計策並非寇恂與耿弇所獻,而是袁術麾下的長史楊弘所謀。
楊弘是原虎賁軍中的一員,跟隨袁術從京城逃出後,因為善於分析問題,被袁術任命為長史。
品級高的官職或是地方長官都設有長史,各個官員麾下的長史雖然執掌事務不同,但多數都是幕僚性質的官員。
因為是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從京城殺出來的心腹,而在京城中任職虎賁軍的,雖然不敢說能力多強,但是家世一定不差。
楊弘出身弘農楊氏的一個偏支,雖然並非如今主脈楊彪一係,但是畢竟還是有些親戚關係,所以頗深袁術的看重。
當時楊弘獻出此策之後,袁術非常心動,準備答應之時,寇恂與耿弇皆站出來反對。
寇恂站在內政方麵的角度反對道:“這些年我們連年征戰不停,與荊州的劉表爭奪南陽郡,與奸臣董卓爭奪潁川郡,與反賊張角爭奪汝南郡,將士們早已經疲憊不堪。
為了軍費開銷,治下百姓的徭役、稅賦日漸加重,我們現在應該休養生息,減少百姓的負擔,然後觀看天下局勢,才是長久之計啊。
連年征戰,需要錢糧的支撐,一味的窮兵黷武,乃取禍之道也!”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