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本來就是要將在永昌郡東部與越巂郡實行的法律與各種政策在整個永昌郡開展起來,若隻是如此,就能讓百濮部落相助於我們,自然求之不得。”趙充國頷首說道。
“邊郡各族百姓其實所求並不多,他們隻是希望有一個公正、平等、廉明的政權對待每一個民族,而不是無止境的對他們這些非漢人民族進行剝削。”屈洪鄭重的說道。
“我明白了,既然如此,就勞煩屈兄前往百濮部落說服他們攻打哀牢人的西麵,此事我也需要馬上向王翦兄彙報!”趙充國向對方囑咐道。
“諾!事不宜遲,在下立刻返回族中準備一番,明日一早就前往百濮部落。”屈洪站起身來,拱手一禮後,迅速轉身離去。
…………
七日後。
永昌郡,不韋縣。
屈洪帶著十餘人的隊伍來到了不韋縣的太守府。
這十餘人皆頭裹黑色或青色的包巾,手臂上印有紋身,乃龍、虎、獅、象等動物圖案,為首之人雙手帶有碧玉手鐲,正是百濮部落的當今少族長濮明誌,其餘人等皆是他的隨從。
七日前,屈洪返回族中準備一番後,立刻前往了西北的百濮部落。
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又陳說利害關係,終於說服百濮部落少族長濮明誌。
不過,濮明誌必須親自來到永昌郡東部與越巂郡,查看一番,以此確認屈洪所言是否屬實,畢竟這關乎他們整個百濮部落的興衰,馬虎不得。
來到不韋縣的濮明誌一行人得到了王翦、趙充國等人的熱情接待,隨後他們親自帶領濮明誌一行人前往永昌郡東部各縣,與越巂郡各縣暗中巡察了一番。
對於巡察結果,濮明誌一行人非常滿意,他們親眼看到了每個縣各族百姓的生活狀況,甚至前去詢問、打聽,得到了他們最想要的答案:平等、公正!
至於剝削,這種事情任何時代都避免不了,隻是或多或少而已。
至少比起王翦等人來到南中之前,現在受到的剝削比起當初少了太多。
濮明誌等人知道這種事情做不得假,因為前去巡察的各縣都是他們自己臨時決定的,而非王翦等人指定。
他們前去詢問的百姓,各個民族都有。
沒想到區區兩年的時間,越巂郡與永昌郡東部諸縣的各族百姓已經如此歸心了。
三日後,不韋縣,太守府內。
眾人按照賓主的位置,依次落座。
王翦望向眾人,麵含笑意的說道:“這三日的時間,我們馬不停蹄的暗中巡察了永昌、越巂兩郡十一縣,濮少族長,你們對於這次巡察的結果可還滿意,是否願意與我們一同發兵攻打舉兵叛亂的哀牢人?”
“這幾天的見聞,確實讓我等大開眼界,我們看到了一個沒有區彆對待的社會,各民族之間享受的政策與律法完全一樣。
即使雙方發生了矛盾,官吏們首先看的不是對方漢人的身份,而是事情的起因、經過,也不知道王太守是如何做到的,竟然能平等、公平的對待每一個民族,而沒有爆發不滿!”濮明誌神色鄭重的說道。
“剛開始不滿自然是有,但是皆被我們按照頒布的法律,公平公開的將參與擾亂秩序的人全部治罪後,不滿的聲音就漸漸消失了。
說到底,百姓們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鬨事,還是他們在我們頒布的政策與法律中,真正得到了實惠。
這些都是我們從當年的商君變法中吸取的經驗。”王翦如實的說道。
他的心裡卻不禁想道:“秦孝公之前的秦國,國內百姓私下爭鬥,比起如今邊郡各民族之間的衝突,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出現過數萬百姓發生私鬥的事情,秦國當時派出數萬的軍隊,才勉強鎮壓下去。
後來在商鞅的變法中,禁止私鬥,鼓勵公戰,成為了重點改革的目標。
商君為此,不惜在渭水河邊,公開處決犯了私鬥罪的數百人,殺得人頭滾滾,渭水幾乎被染成了血紅色,以此起到震懾效果。”
彆看秦國當時乃是國內百姓之間的私鬥,其實數代以前,這些百姓可能還是互相敵對的部落而已,與漢王朝西南邊郡的各族百姓之間的關係差不多。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整體實力並不強,甚至被中原各國看不起,當做“蠻夷”看待。除了地處邊陲,以及其先祖秦非子乃養馬出身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秦國在向西北不斷擴張之中,大量的吸納了周邊遊牧民族作為自己的國民。
如此一來,雖然國家的人口增多了,軍隊的數量上升了,而且遊牧民族往往能征善戰,軍隊的實力也大幅度上升,但是因為文化、語言、信仰等都不同,他們之間的摩擦也不斷加劇。
那時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成份複雜,又各自為戰,在被秦國征服以前,這些部落之間很多本來就是敵對的,甚至有些世代為仇。
秦國把這些勢力統統吸納到自己的疆域內,又因為沒有超越時代的治國大才,不可能像後世一樣將這些民族和平的融合在一起。
即使後世,要想將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民族融合在一起,少則數十年,多則數百年才能漸漸融合。期間,流下的血淚可不在少數。
所以,這些民族大部分都處於半獨立半依附秦國的狀態。
換句話說,這些部落隻需要給秦國統治者繳納一定的貢賦就可以了,對於本身的管理上乃各自為政,這就有點像後世的藩國依附於一個大的王朝。
秦國對西北邊陲各部落的實際控製力,僅限於軍事威懾,而沒有將政治深入其中。
這些部落們雖然名義上歸附了秦國,實際上還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模式。
他們為了資源爭奪,如土地、牛羊等牲畜,水資源,以及部落之間的世代矛盾,經常發生大規模私鬥,導致大量勞動力傷亡,嚴重削弱國家實力。
秦國的百姓漸漸變得怯於公戰,勇於私鬥。
直到商鞅變法,采取嚴厲的法律手段,打擊私鬥的國民。
國內的百姓也漸漸從“怯於公戰,勇於私鬥”,變成“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秦國軍隊的戰鬥力也迅速提升,變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