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烏巢守將淳於瓊並非如《演義》中一般喝得酩酊大醉,淳於瓊是靈帝時期的西園八校尉之一,與曹操、袁紹、蹇碩等人同列,頗有能力。
他見到前來劫營的曹軍不到自己守軍的一半,甚至看到了曹操本人。
多年未見,在淳於瓊眼中,曹操還是當初那個任俠放蕩,不修邊幅的男人。
淳於瓊想奪得官渡之戰的頭功,準備列開陣勢,殲滅曹操的軍隊。
哪想到,在官渡危機之前,曹操早已經經曆過更加絕境的兗州之變,曹操完成了個人能力的蛻變與進化。
如今的曹操帶著必死的決心前來,一如四百年前的項羽破釜沉舟與韓信背水列陣。
初一交戰,淳於瓊立刻感受到了曹軍的視死如歸與侵略如火。
淳於瓊的軍隊不敵後,並沒有崩潰,在他的指揮下,大軍徐徐退入到烏巢的大營內。
此時,勝利的天平仍然在袁紹這一方。
因為袁紹救援烏巢的援軍已經到來。
如果來的是袁紹親自率領的主力大軍,哪怕是主張救援烏巢的張合,官渡之戰的結局很可能不一樣。
然而,前來救援的隻是擅長速度的輕騎兵。
曹軍見到後方有援軍靠近,紛紛露出不安的神色。
曹操身邊的將領建議道:“請主公分出一半人馬,抵擋後方的敵軍。”
曹操知道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如果無法攻下烏巢,燒掉袁紹軍的糧草,那就大事去矣。
曹操憤怒的嘶吼道:“等敵人攻到背後,再來向我彙報,諸君,生死存亡在即,請隨我奮力攻破敵人的大營。”
曹操喊完後,身先士卒的帶領親衛隊攻向烏巢的大營。
虎豹騎們見到自己的主公都如此勇猛,如何甘願落後於人。
項羽破釜沉舟與一騎當千的精神,在烏巢的曹操視死如歸之下,結合在一起,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而袁紹派去的輕騎兵雖然行軍速度快,硬戰能力卻相對一般。
輕騎兵多次衝擊曹操軍隊的後方,無法突破,隻能不斷圍著曹軍騷擾。
在曹軍主帥、將領、士兵們的拚死作戰下,大破鎮守烏巢的袁軍,樂進陣斬曾經擔任西園八校尉之一淳於瓊。
虎豹騎們在亂戰之中,斬殺敵軍將領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並燒毀袁紹軍的所有糧草。
此戰是官渡之戰的轉折點,亦是袁紹勢力與曹操勢力的轉折點。
如果袁紹親自來救援烏巢,而曹操隻是派遣將領前來,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如同前去進攻曹操大營的張合一般。
久攻不下後,袁紹親率援軍到來,主將不是被殲滅,就是直接向袁紹投降了。
所以,在嶽飛看來,如果公孫瓚真的與劉備結盟,袁紹的抉擇,才是冀州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