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東北部,呼倫湖附近,是如今僅存的東胡部落棲息之地。
在二千多年後的現代,呼倫湖距離中俄蒙三國交界處僅百餘裡。
在東漢末年,這裡還處於未開發的蠻荒地帶。
呼倫湖在蒙古語中,被稱為“海一樣的湖”。
這裡見證了無數遊牧民族的誕生與崛起,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繁衍生息於此。
呼倫湖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核心區域,不過在漢末,這裡卻人煙稀少,加上小冰期的到來,遊牧民族都向南方遷移。
東胡部落這些年過得相當淒慘,自四百年前,秦漢交替之際。
隨著匈奴在冒頓單於的帶領下,迅速崛起。
在草原之戰中,東胡被匈奴擊敗,東胡部落聯盟也迅速瓦解,除了一部分被匈奴人抓住,成為了對方的奴隸外。
剩下的東胡部落主要分成三部分。
其一,向東逃進烏桓山的東胡部落,也就是後來的烏桓人。
其二,向東北逃進鮮卑山的東胡部落,也就是後來的鮮卑人。
其三,向北逃到蒙古高原的東北角落,棲息在了呼倫湖附近。
就在去年,東胡部落差點被滅族,扶餘國與丁零部落在東西聯合夾擊之下。
若非鐵木真率領他的“四駿”與“四獒”挺身而出,收攏敗軍,組織殘餘軍隊固守險要,依靠哲彆的神箭術,擒賊先擒王,射殺掉對方的主將。
很可能東胡一族已經完全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自此之後,鐵木真一行人雖然不能說完全讓東胡人掏心掏肺,但也算信任有加了。
甚至此戰表現神勇的哲彆,受到東胡人的尊敬禮遇程度,還在鐵木真等眾人之上。
畢竟遊牧民族曆來崇拜勇者,哲彆射殺對方主將的事跡,自會被東胡人所傳頌。
…………
呼倫湖附近的一處酷似後世的“蒙古包”內。
鐵木真與他的“四駿”與“四獒”正在商議對策。
不過,此時的“蒙古包”可比千年後,簡陋了許多。
“東胡部落人口尚有十餘萬,除去老弱婦孺,成年男丁尚有五萬餘人,如今東胡族長隻撥給我們兩萬人,看來並非完全信任我們啊!”鐵木真目光一閃,輕聲感歎道。
“這也很正常,畢竟我們不是土生土長的東胡人,就算是,東胡族長也不可能將所有軍隊交給我們,一旦我們有異心,那他的族長之位也到頭了。”木華黎語氣平淡的說道。
鐵木真微微頷首,又向眾人問道:“赤老溫,蒙古戰馬的收購與培養如何了?”
“啟稟大汗,經過一年多的采購,我們共夠得三千匹蒙古馬,資源有限,這已經是我們能做到的極限了。
這些蒙古馬在我的精心調教之下,已經比原來膘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