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在定陶泛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
同年年底,出現了五星連珠的神奇天象,這一天象的出現,被當時的天文學家,以及曆史學家解讀為漢朝崛起與穩定的天命象征。
…………
待到五星連珠的天象漸漸消失,仍然站在原地的司馬徽喃喃自語道:“天意如此,華夏當興,必有明主終結亂世。隻是到底是取代大漢王朝而代之,而是延續漢王朝的統治?
我本來見到朝廷如此黑暗,欲寄情於山水之間,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際雲卷雲舒。
既然天意如此,也到了該我出山的時候,隻是到底終結亂世的明主是何人呢?
荊州刺史劉表,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在天下士人之中,頗有名氣,年輕時參加過太學生的運動,被稱為‘八俊’之一。
這些年在荊州的為政措施,可以斷定他是一位不錯的治郡大吏,卻絕非終結亂世的英雄明主。
隻要他無法將荊州各個豪族的私人武裝,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他的歸宿永遠都是被困在荊州而無法重整河山。
南陽太守袁術,雖然出身名門之後,但是個人綜合能力實在是不堪一提,一副好牌打成如今這樣,與劉景升相比,都遠遠不如,又如何能當得起‘天意’二字呢?
徐州牧陶謙,自重用吳起,並在徐州改革變法後,整個徐州的實力蒸蒸日上,不但清剿了境內的群盜,連如今半個青州的賊匪亦被徐州的軍隊清剿,可謂是如今大漢發展最快的州郡之一。
其麾下人才濟濟,唯一的疑問乃陶謙如今已近六十歲,到達耳順之年,他是否能活到重整山河的那一日,猶未可知也!
一旦他在收複天下的過程中病逝,那他很可能為人做嫁衣,他的兒子似乎沒有他的雄心壯誌與魄力。
雍州牧董卓,北境財狼也!自古以來沒有暴君能在亂世之中平定天下,因為他不得民心與士族之心,注定即使現在能力強橫,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走向衰弱。
兗州刺史曹操,從目前的經曆來看,當得起許子將對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的點評。
在大漢皇權崩塌,權臣廢帝之時,他能舉義旗,討奸臣,說明他有一顆忠貞之心。
在天下大亂後,他能在四戰之地的兗州站穩腳跟,並陸續收複兗州各郡,又任用棗祗等人,在黃河之南,實行屯田製,說明在亂世之中,他仍然能守護一方天地。
隻是兗州始終是四戰之地,自殷商到現在,所有在這裡崛起的諸侯國,最終也隻能燦爛一時,無法輝煌一世,歸根結底還是受到地理因素的極大限製。
益州牧劉璋,蜀道艱險,消息閉塞,從僅能得到消息可以推斷,劉璋守土有餘,開拓不足,亦非終結亂世的明主。
畢竟他連自己麾下的益州本土派與外來的東州集團都無法妥善處置,將來又如何能解決朝堂間更多的派係?
何況張魯在漢中多年,‘無漢中則巴蜀不足以存險’,劉季玉竟然沒有能力攻下漢中。
無論是武略還是文治,皆與明主沾不上邊。
長沙太守孫堅,荊南猛虎也,當初的關東聯盟中,是僅有能讓董卓麾下的軍隊吃癟的猛將,個人能力上確實有資格成為平定亂世的英雄。
與兗州刺史曹孟德恰恰相反,孫文台所占的區域太過偏遠,要想從荊南四郡到一統華夏,自古以來,未曾有過也!
涼州刺史馬騰,雖然這些年一直在收複涼州諸郡,大有一統西北的趨勢。
不過,即使他最終統一了西北地區,那裡的人口與土地資源完全無法與大漢其他地區相提並論。
涼州無法為馬騰提供一統天下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