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我與子綱和子布張昭)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見到大巫,完全無法施展巫術了。”
“小巫見大巫”的典故從此開始,流傳了下來。
陳琳因為文學造詣非常高,被後人稱之為“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這個時代除了曹操、曹丕、曹植外,文學成就最高的七人,得到後世曆朝曆代的普遍承認。
然而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那場席卷天下的瘟疫中,不止江東最強戰略家魯肅逝世,包括陳琳在內的“建安七子”中的五子,皆在這場浩劫中遇難。
…………
此時在西北的角落中,正襟危坐著一名青年,正是在上一次端午詩會中,铩羽而歸的禰衡。
這一次他信心滿滿而來,立誌一定要在詩賦一道上,擊敗心中的勁敵,劉博才。
“沒想到連廣陵陳孔璋也來參加這次幽州舉行的中秋詩會!也對,聽聞陳孔璋如今在袁本初麾下任職,袁本初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冀州。
冀州緊鄰幽州,陳孔璋來此,也在情理之中。”禰衡喃喃自語道。
…………
隨著詩會的進行,許多文人雅士獻上自己的佳作,不過在禰衡看來,皆不值一提。
禰衡不想這麼快交上自己的作品,他在等劉博才。
他要看到劉博才的作品與自己的作品對比後,如果遜於自己所作,他會立刻獻上自己的佳作,可以形成瞬間的反差,打壓下對方。
如果超過了自己的作品,那他絕不會上去自取其辱。
許多人的作品問世後,有人誦“明月照高樓”,引得眾人歡呼不已。
有人歌“悲風來入帷”時,神態淒淒,使得不少人潸然落下。
正在此時,端午詩會的魁首劉博才身穿一件單薄的布衣,閃亮登場。
眾人皆屏氣凝神,不知這一次對方又會作出怎樣的傳世佳作來。
隻見劉博才抬頭望向天空,瞥見天邊渾圓的月輪,與千年後彆無二致的清輝潑灑在眾人身上時,緩緩道出自己的詩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劉博才念出此句時,席間尚有觥籌交錯之聲。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荀文若端著的酒觴懸在半空,心中自語道:“史侯看來真有吟詩作賦的天賦啊!”
當第三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吟出時,席間一位始終閉目的清臒老者突然睜眼,手中麈尾輕敲玉磬。
這名清臒老者赫然便是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名聞天下的著名經學家馬日磾,沒想到對方竟然會來到幽州,參加此次中秋詩文大會。
馬日磾在董卓掌權後,被罷免官職,京城政變後,皇帝重新拿回政權,因為馬日磾忠義有加,又有才能,被封為九卿之一的太常。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