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漢人被遊牧民族吊打的年代,劉裕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他驅逐盧循,討平民變,勤王定難,大破桓玄。
他攻滅南燕,蕩定荊江,南征嶺南,西吞巴蜀。
他儘吞荊揚二州,北滅後秦,展現出那個時代大部分漢人所不具備的英武精神。
劉謀的父親劉悝,乃漢桓帝劉誌之弟,封國渤海,是為渤海王。
因謀反嫌疑被貶為廮陶王,後因漢桓帝遺詔複為勃海王,但拒付酬金致宦官王甫懷恨。
漢靈帝繼位時,被傳欲劫皇帝的詔書。
劉悝作為桓帝之弟,理論上的繼承順位在漢靈帝之前,漢靈帝劉宏因此非常忌憚對方。
正好宦官王甫誣告其謀反,漢靈帝派人前去逮捕,劉悝被迫自殺,封國廢除。
後來宦官王甫失勢,被以弘農楊氏為代表的世家大族聯合誅殺,朝中大臣為昔日被王甫冤殺之人翻案。
劉謀的父親劉悝得以沉冤昭雪,不過當初漢桓帝劉誌盛年而逝,沒有後裔。
按照宗法,其弟弟劉悝這一脈是有繼承資格的。
漢靈帝劉宏雖然赦免了劉悝這一脈,但是卻不想重用對方,將劉悝之子劉謀打發到並州的邊郡之地。
劉謀因此獲封定襄郡太守一職。
…………
凜冬已至,朔風卷著碎雪,抽打著善無城灰黑色的城牆。
太守府邸內,炭火在銅盆中劈啪作響,勉強驅散著並州嚴冬的肅殺之氣。
並州刺史劉備端坐於主位,眉頭微蹙,雖麵帶倦容,目光卻依舊沉靜而堅定。
他身披一件舊裘袍,正凝神聽著下首幾位並州官員稟報今歲雪災及胡騎擾邊之狀況。
民生多艱,邊患不止,讓這位以“平民”身份,依靠軍功,做到邊疆大吏的寒門子弟肩頭壓力沉重。
其側首,一位身著素色文士袍、氣質清雅超凡的青年男子安然靜坐,自然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謀聖張良。
張良並未過多介入具體事務的討論,隻是偶爾在定襄郡太守劉謀言辭焦灼、並州刺史劉備沉思之際,輕聲道出一兩句。
其聲不高,卻總能切中要害,或指出文書中的數據矛盾之處,或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富操作性的調度方案。
“玄德公!定襄郡數縣積雪封路,柴薪奇缺,已有凍餒之虞。郡中倉廩存糧雖有,但是調撥恐怕來不及啊!”定襄郡太守劉謀滿臉憂愁的說道。
劉備正欲開口,張良已溫和接話,目光掃過案幾上的地圖,緩緩說道:“劉太守之憂,在於道路不通,物資難運。可曾試過征募城中獵戶及熟悉山道之民夫,組成清雪隊,專攻通往受災最重村落之要道?
不必廣撒網,集中人力,打通一處,便可救一村。用‘以工代賑’之名行之,民必踴躍。
提前計算好倉庫中的存糧,若是不夠,玄德公可以派遣軍隊從雁門郡或是雲中郡調撥。”
劉備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立即頷首說道:“子房先生此言大善!即刻便辦。此外,傳令軍中,撥出部分備用氈帳與舊衣,優先分發予孤寡老幼。”
此時,又有斥候稟報,雲中、雁門一帶的南匈奴部落因天寒草枯,有小股騎兵屢屢劫掠邊民,防不勝防。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