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同為漂泊者的後裔_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第680章 同為漂泊者的後裔

第680章 同為漂泊者的後裔(1 / 1)

東漢時的水稻,由於地理、氣候、稻種、種植培養技術等多方麵原因,基本是一年一熟。

這也是劉辯在抵達幽州,穩定下來後,第一時間安排人前往西南尋找早熟稻的原因。

有了早熟稻稻種,基本能保持稻穀一年兩熟,幽州的糧食產量就算不能達到兩倍,也能比起原來多收獲七成左右。

當年第二季的水稻產量比第一季會少收獲一部分。

範增聞言,眼睛微微一亮道:“此話當真?若真有如此稻種,將此引進到江東地區,憑借江東的天然地理優勢與水利灌溉係統,我們每年的糧食產量將比原來翻上一倍啊!”

“不僅如此,我當初沿著西岸勘察十餘日,見到大小不一的溪流三十餘條,它們皆自高山奔流而下,這是上天給予人間的饋禮。

開墾良田,必定需要引水灌溉,有了這些自高山而下的溪流,我們無須建設任何的水利工程,隻需要稍稍將溪水引入到良田之中,夷洲島就能成為我們後方穩定的大糧倉!

此處海灣水深避風,可以建造港口。山中更有樟木、楠木無數,造船之材,取之不儘,用之不竭!”虞子期說到最後時,開始在案桌上比比劃劃起來。

範增緩緩起身,明亮的眼睛在燭光中,變得異常火熱,微微顫抖的說道:“項王,這是天賜寶地啊!此乃江東之巴蜀也!

當年楚漢相持時,項王與劉季老兒對峙於滎陽,糧草屢次被後方的彭越所騷擾,導致後來糧食告罄,不得不急於同劉季分勝負。

如果當時我們有夷洲作為後方的糧倉,完全不必著急猛攻劉季,最終誰勝誰負,猶未可知也!

如今這個時代,天下英雄並起,比起秦末之時,猶有過之。

若我們能得到夷洲島作為後方根據地,進則可以跨海進攻徐州與三齊之地,退則可以占據江東,鞏固東南半壁。”

項羽望著案桌上,虞子期勾畫的夷洲島與會稽郡的距離,目光深沉的說道:“跨海運糧,談何容易!”

“項王,如今的時代已經不是四百年前了。

這四百年間,隨著大漢對長江以南地區的投入與發展,江南與江東地區不再是蠻荒之地。

江東瀕臨大海,造船技術比起四百年前也得到長足的進步,沿海一些漁民已經能建造遠航的小型船隻。

老朽相信,隻要我們前往沿海招收造船方麵的人才,並加大投入,一定能製造出可以遠航運糧的大型船隻。”範增如今年紀不過二十餘歲,卻時常自稱老朽,其他人見了,一定會露出詫異的目光,而項羽同虞子期則視而不見。

“以‘亞父’之意?”項羽看向範增,沉聲說道。

範增沒有答話,從袖中取出算籌,放在案桌上,雙手不停的擺弄無數細小的竹棍,口中念念有詞。

算籌是華夏一種古老的計數方式,最早出現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是最晚出現的時間在春秋初期。

因為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算籌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各國之間皆有記載。

算籌是若乾根相同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需要計數和計算的時候可以放在案桌上或地上使用。

算籌在華夏數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同時期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記數法。

漢唐開始,其中一些籌算方法還被編成了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訣。

這些口訣對後來算盤的發明起到了促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古代數學家祖衝之便是利用算籌計算出了圓周率的大致範圍,這一結果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

…………

一刻鐘後。

範增將算籌收進衣袖中,緩緩開口道:“自會稽郡至夷洲島,順風七日可達,平常時,也隻需十餘日。根據子期將軍帶回的消息,島上的土人,各方麵都非常落後。

雖然有幾十個部落,人數卻少則幾百,多則數千,皆不堪一敵。

我們隻需要派遣三千將士,就能掃平夷洲島的其他勢力。

然後以這三千士卒為根基,教會島上歸順的各部落百姓種植,來年即可收獲至少三十萬石糧食。

待到港口建成,大船竣工,以後每個月大船都能往返於會稽與夷洲之間。”

“萬萬不可!範先生此謀,確實能最快占領夷洲島。但是子期當日流落夷洲島時,若非當地人所救,早已經死於荒山野嶺之中。

這四年來,我為了尋訪項王與妹妹的身影,踏遍了夷洲島各個角落,得到了許多部落的幫助。

若非他們相助,我亦不可能漂洋過海的返回會稽郡。

如今卻因為我的原因,導致夷洲島戰火蔓延,搶占對方的領地,如此忘恩負義之舉,豈是我輩中人所為?

當年的韓信亦知,一飯之恩,當湧泉相報,難道我虞子期連淮陰的胯夫都不如嗎?”虞子期立刻義憤填膺的反對道。

範增長歎一聲道:“子期啊!為將者當知,仁義不能抵十萬石糧草,恩情換不來戰略要衝。當年項王若聽老朽之言,在鴻門宴上解決掉劉季老兒,又何來垓下之敗與自刎烏江?”

虞子期想起他在夷洲島上最好的朋友巴朗,曾經帶他去看的聖山,那些刻在玄武岩上的圖騰記載著這個部落渡海而來的曆史,與他們楚人一樣,都是漂泊者的後裔。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人是顓頊高陽帝與祝融的後人,顓頊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因此,楚人的祖先羋姓、熊氏,原本並不是生活在南方蠻荒之地,而是起源於中原的河南新鄭,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因為商王朝的不斷驅逐,顓頊、祝融的後裔不斷的南遷,他們渡過長江,來到南方定居。

當時的南方雖然沒有被開發,卻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沒有中原與北方那麼寒冷,且山水環繞,易守難攻。

顓頊、祝融的後裔自此開始在南方繁衍生息,部落的實力漸漸強大,最終建立了楚國。

這讓虞子期對島上的居民除了感恩外,還有同病相憐的感覺,因為在他看來,他們皆是漂泊者的後裔。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門術:我是陰行泥瓦匠 瀟湘爵爺 掌燈判官 這個仙界太離譜 曙光之艦 星際獸世,看我如何一人輔萬軍 砯崖2 共夢後,嬌軟廢雌被六個獸夫強寵 念界 祖宗您好,我是你們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