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內。
“大夫,我爸他真的能救過來是不是?”
楊翠巧一臉激動的抓著蘇正南的胳膊,眼含淚花的追問道。
蘇正南衝著她再次點了點頭,然後看向自己的師兄道:“我的診斷是痰火擾神,濕濁中阻,治療當以除濕豁痰,開竅醒神為主。”
“嗯?”
聽到蘇正南如此一說,李懷安不禁愣了一下,連忙走上前抓起老人的手腕再次號了號脈。
有了蘇正南的辯證提醒。
這一次,李懷安號著脈總算是感覺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地方。
患者寸口脈象雖然細弱,但太溪脈卻很實緊,顯然還有一息尚存的可能。
不過麵對這種氣若遊絲的脈象,李懷安卻不知道該開什麼方子來治療,因為就連辯證的思路都是小師弟提出來的,他根本無從下手。
好一會兒之後。
李懷安站起身來輕歎了口氣道:“或許我師弟說的對,老人還有救,隻是不知道該開什麼方子進行救急?”
聞言,何哲聖不禁愣了一下,似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你這剛才還說沒救了呢!
怎麼這會兒就改口說有救了?
蘇正南淡淡的開口道:“寸口脈弱,太溪實緊,胃氣尚存,有救治的可能,若是胃氣絕,則根斷難救。”
說到這裡,蘇正南不禁頓了一下,隨後又道:
“至於說方子嘛,開三仁湯加減即可!”
三仁湯,中藥方劑,具有祛濕暢氣,清利濕熱之功效。
“開方為:杏仁g,飛滑石g,白通草g,白蔻仁g,竹葉g,厚樸g,生薏苡仁g,半夏g,水牛角g,石菖蒲g......”
蘇正南直接將方子開好了,何哲聖連忙將方子給記了下來。
三仁湯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於熱的常用方劑。
方中的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
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藥。
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藥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藥。
半夏、厚樸可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藥。
何哲聖看了眼手中記下來的方子,走上前抓起老人的手腕也號了號脈,臉上原本皺著的眉頭立馬便舒展了開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何哲聖不由得頓時麵露喜色,仿佛像是想通了辯證的思路一般,一臉開心的對著蘇正南問道:
“蘇大夫,這方子你也開出來了,不知道患者服用幾副藥合適?”
對於楊老的這種情況,若是服藥過多的話,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但是他又拿捏不準到底應該開幾副藥合適。
蘇正南沉思了片刻,道:“開三幅吧!”
“三副?合適嗎?”
何哲聖有些詫異看著蘇正南道。
蘇正南點點頭道:“足夠了,給患者煎藥吧,不過服藥之後患者可能會咳吐濃痰,到時候你讓護士多注意點,可千萬彆讓患者被痰卡住喉嚨了。”
“另外就是這三副藥喝了之後,患者通氣就可以換方了。”
“到時候再換小承氣湯,連服兩劑即可!”
小承氣湯,中醫方劑,出自《普濟方》卷0,可主治胃弱不能勝穀,謂之食蒸發搐。
“這還得換方嗎?”
何哲聖不禁愣了一下,顯得有些意外道。
蘇正南一臉認真的說道:“是的,而且後麵還得再換,服用了小承氣湯後,患者的神誌應該差不多清醒了,然後再繼續服用三仁湯加減,這時的三仁湯改成三副六劑,之後患者的胃氣恢複,就可以開始進食了。”
何哲聖:“......”
聽著蘇正南這一連換了好幾個方子,何哲聖整個人愣在原地好半天都沒能反應過來。
他還從來沒見過有人這樣開方的。
其實彆說是他了,就連李懷安也是一臉的震驚,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師弟這是瘋了嗎?
患者都還沒服藥呢,這就一連開了後續的好幾個方子?
有這樣開方的中醫大夫嗎?
就算是他老師怕也做不到這種程度吧?
李懷安一臉震驚的看著蘇正南,忍不住開口問道:“師弟你確定你這開的方子沒問題?我怎麼聽起來感覺有點跟不上你的辯證思路呢?”
確實,患者這都還沒服藥呢!
在沒有確定患者服藥之後的狀態下,誰能夠確定後續的用藥方子?
怕是醫聖張仲景也做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