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時代!
“還好咱們出來的早!”
“不然還要排隊,這裡的生意真是好!”
看著端上來的三個熱騰騰砂鍋,以及不遠處排起的學生長龍,林辰也感到很欣慰。
恰好躲過了放學潮的高峰。
“那是!”
“這裡叫狀元米線,很多高中女生都愛來吃!”
“師弟,我考你一下,你知道這裡為什麼叫狀元米線嗎?”
劉彥君得意的問道。
“彥君!”
“你這就太難為林辰,他才剛來春城,就連我都不知道這裡的典故”
沈夢溪替林辰叫屈道。
“莫非”
“店主家出過狀元?”
林辰想了想,隨意猜了一個答案。
他印象中,學校附近的狀元書店、狀元米線、狀元教輔確實很多,有些與狀元有關。
有些則是純粹蹭一個名字。
至於這裡的由來,林辰還真的不知道典故。
“錯了!”
“不是店主家出過狀元,而是三年前我們學校一位省高考狀元!”
“她總愛來吃這家米線,後來金榜題名,這家米線也就火了”
劉彥君如數家珍般說道。
對於那位師姐,她印象很深刻,曾經是她高中時期的偶像。
“哦!原來是這樣!”
“彥君師姐是哪個學校畢業?”
“師大附中?還是省實驗?”林辰好奇地問道。
他知道,在南陵校區周圍,就屬這兩所高中最負盛名。
在整個北方省,都屬於最頂尖的高中。
“咦?”
“你還知道這些?”
“老實交代,你該不會長在春城,在津城參加的高考吧?”
劉彥君越發感到驚奇,林辰竟然還知道這些。
“不是!”
“我可是正經八百的津城人,隻不過昨天看了看附近地圖,知道這裡有兩所名校!”
林辰解釋道。
他自然明白劉彥君為何這麼說。
那個年代,高考移民已經在全國興起。
特彆是津城。
為了拉動房地產,更是出台了買房落戶的政策,成為了京上津三直轄市中,門檻最低的城市。
以至於,大批來自冀省、魯省、豫省、晉省甚至蒙省的高考移民湧入津城。
“你不是高考移民?”
“我還是不信!”
“你們天津話特彆逗,你要不說一句天津話?”
劉彥君越發對林辰感到好奇,追問道。
“額,師姐”
“其實,天津很大的!”
“你們說的天津話是老天津衛的口音,主要集中在天津的紅橋、南開、和平一帶”
林辰急忙解釋,但剛剛解釋一半,就被劉彥君打斷了。
“嗯?”
“師弟,你的意思是”
“你連天津話都不會說?”
劉彥君瞪大了眼睛,望著林辰。
她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天津人不會說天津話?
這就跟說北方省的人不會說普通話,是一個道理!
“不是不會!”
“是我們靜縣的口音與主城的口音不太一樣”
林辰推了推鏡框,無奈地解釋道。
儘管她未必信,林辰卻要繼續解釋。
“彥君!”
“其實,這很正常,我們冀州各地的口音也各不相同!”
“比如,我們雄城與唐城口音不同,與京城、津城話也各不相同”
似乎是看到林辰快要招架不住,沈夢溪也替林辰解釋道。
這的確是事實。
口音這件事,本就是地方差異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