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過往與婚姻風俗!
聽人勸吃飽飯,可是,在華江身上沒有實現。歆文考試完立刻回家了,母親說“今天考試如何,能不能安排優等班。”
歆文歎一口氣說“你不問我考試累不累,心累不累,小學上六年,隻為這一天,我回屋看動畫片了。”聽到歆文這樣回答,母親心裡很難受,孩子長大了,想在父母麵前撒嬌,想得到父母更多的愛。
華江從河邊回來經過菜園,他發現嬸子在裡麵摘黃瓜和茄子,這已經不是新聞,這種事經常碰到,嬸子一天不偷菜手癢癢。嬸子摘完發現華江在外邊,嬸子說“你弟弟想吃涼菜,我來摘兩根黃瓜,發現茄子熟了,隨手摘了。”
華江發現有六根黃瓜,華江說“嬸子,我喜歡吃黃瓜,你摘的有點多,給我兩根吧。”
華江不給嬸子麵子,嬸子從提籃裡拿兩根黃瓜給他,嘴裡嘀咕回家,明明偷我家的菜,顯著自己有道理,沒有見過這種人,臉皮太厚。華江回到家把這件事說出來,媽媽不足為奇說“算了,咱們吃不完,她想摘就摘吧,習慣就好。”
媽媽嘴裡所說和心裡所想不同,不能解決事情本身,隻能讓自己儘可能適應,欺騙自己內心罷了。總算要來兩根黃瓜,華江在盆子裡洗洗吃,歆文發現有黃瓜,吃著黃瓜往外走。
媽媽知道歆文學習不好,考試成績一定很差,暑假有兩個月,讓華江輔導一下,等上初中能考好成績。華江從臥室拿歆文課本開始輔導,瞬間發現課程都改了,有些題目他不會做,僅僅兩年時間,教程就改了,一切不敢相信。
教科書大變樣,可是大同小異,隻有極少數題目華江不會,大多數題目他會做。中午吃飯的時候,母親把這件事說出來,老師擺在麵前為什麼不用,歆文說“不著急,等著老師教也不晚。”
父親是急性子,他說“你為什麼不學啊,你哥哥已經畢業,咱們家希望已經落在你頭頂上,親戚家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學,你漲點誌氣,為家人爭光。”
這種話父親說過很多次,今天僅僅是複讀一遍,古人雲“吃飯不訓子”,吃飯的時候不能教育孩子,會影響孩子飲食,影響孩子心情。這頓飯歆文吃著不舒服,本來吃三個饅頭,這頓飯隻吃一個饅頭。
母親心裡過意不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大畢業了,老二不爭氣,不知道好好學習,隻知道瞎混。
現在是夏天,天氣炎熱,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華江年齡不大,在父母麵前是一個孩子,讓華江在家玩一段時間,不著急找工作。
什麼年齡段參加工作最合適,有人這樣回答,畢業最合適,畢業就要參加工作,不管學曆高於低,畢業是一個節點。在沒有完成學業之前,你還是一個孩子,工作與你沒有關係,上學是你本職工作,一切事物不能耽誤學習時間。
夏季也是農村忙季,莊家等著施肥、拔草,活一個接一個,一眼望不到頭,打藥不可能交給華江,拔草簡單容易學會,熱著滿頭大汗,沒有一棵樹遮陰,麵對黃土背朝天,年紀輕輕的華江,今天接受社會風吹雨曬。
華江回到家很累,就在此時,華江有一個想法,市裡有很多企業,公司正常點上下班,尤其是不用乾農活,相比來說少受很多苦,他這種想法就是逃避,逃避乾農活。父母首先想到托關係,找熟人,找工作,在以後工作中能得到他們照顧。
肩膀不齊不是親戚,你能聯係上的人,隻能證明和你級彆差不多,或者一樣,他帶來的工作很差,社會底層的工作。
鄰居老李兒子在市裡食品廠上班,老李兒子叫李誌,年齡小,讓他去外地打工不放心,在市裡熟悉幾個月,等著有好去處在離開。華江很聽話,按照父母要求去工作,簡簡單單踏入社會。
下半年歆文上初中,曾經華江的自行車,搖身一變,變成歆文自行車,父母想在市裡買一輛電瓶車,上下班不會太累。
在他們老家,摩托車是村裡奢侈品,電瓶車已經不錯,有電瓶車華江能高高興興去上班。
歆文暑假沒有結束,有時間和朋友遊玩,沒有時間學習,有時間去看釣魚,沒有時間複習。比他學習好的在複習,比他學習差的也在複習,儘可能減少距離,隨著時間流逝,歆文和同學拉開距離,距離落差變得很大。
去市裡購買電瓶車的時候,一位服務員很細心介紹,做生意需要托。他們選擇的時候,有一人也買電瓶車,騎著電瓶車轉一圈,試一試效果如何,很簡單買下,花掉三千多。在市裡上班一個月工資二千多,兩個月工資能買一輛電瓶車,選擇的時候很認真,很仔細,如果挑錯要為自己衝動買單。
從老家到市裡食品廠很遠,首先選擇大電瓶,跑的路程遠。大電瓶,使用時間久,還想價格便宜,就像做夢。一共看三個店,華江看好一輛電瓶車,車子是他的,以後他騎著上下班,母親咬咬牙、狠狠心,花掉三千五百元買下。
來的時候乘坐公交車,回去騎電瓶車,鄰居發現他家買新車子,都跑來觀看。在他們老家都是這樣,隻要有誰家購買新家具、新電器,跑著很快去觀看。
華江騎著電瓶車很高興,鄰居家孩子想騎電瓶車,華江不想讓他騎,媽媽說“華江,把車子給他,騎不壞。”
不是自己東西不知道愛惜,老家土路很多,路中間有很多坑,經過坑的時候沒有減速,跑著很開心。等他們都走了,華江找一塊布,盆子裡倒點水,開始擦電瓶車,車上泥巴扣一扣,防止影響使用年限。
歆文和同學玩著回家,發現家裡有一輛電瓶車,歆文說“媽媽,這是今天新買的嗎?”
媽媽點點頭,之前媽媽提起過,要給哥哥新買一輛電瓶車,歆文騎著久自行車上學,剛開始他不相信,看到眼前一幕,他相信了,難道弟弟隻能撿垃圾嗎?以前叔叔一碗水端不平,現在父母也偏心。
回想五年之前,他叔叔在外地上班,叔叔領著華江去遊玩。換句話說就是,華江脫離父母管轄,能自由自在生活兩個月。等到歆文長大,叔叔從來沒有提過這種事,在他眼裡歆文很差,沒有資格得到自己愛護,領著他去遊玩有點多餘。
十三四歲孩子懂什麼,其實他什麼都懂,隻是不想說,因為以後生活需要他們幫助,隻能保持沉默,裝什麼都不懂。華江把電瓶車刷完放在太陽下爆嗮,水很快蒸發了,這樣爆嗮,會減少輪胎使用年限。
通過一段時間學習,歆文學會騎自行車,熟能生巧,隻要有時間,需要出去練習。放兩個月暑假,歆文把學習忘的一乾二淨,本職工作已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