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過往與婚姻風俗!
華江下班路上堵車,等到家母親說“工作怎麼樣。”華江歎一口氣說“還行吧。”以前住宿舍,從宿舍到公司需要十幾分鐘路程,現在回家很麻煩,開車需要半小時,堵車另算,如果騎電瓶車,不敢想,母親說“我把電瓶車充好電了,以後騎著電瓶車去上班吧。”
騎電瓶車冬冷夏熱,車有空調,即使少掙一點錢,也不想受罪,華江說“電瓶車放在家裡吧,以後在騎電瓶車。”
等歆文去上班,經理說“這是合同,你簽一下字。”歆文驚呆了,不會辭退我吧,看完文件還知道,上麵寫著受傷原因,以後出現任何問題,包括後遺症與超市沒有關係。
超市不想擔責任,帶薪休假無所謂,歆文看完後簽字,經理說“以後工作注意安全,重貨不用你搬了。”
組長在門口等著歆文,組長說“收銀處我安排了一個凳子,平時沒有客人,你可能坐著休息一會。”
從早忙到晚,根本沒有時間坐著,凳子就是擺設,凳子放在歆文身後,很多同事感到不公平。
朋友關係就像一個瓶子,每個人扔進去一顆石子,瓶子裡麵儲存的水分會減少,扔的速度越快,會受到外界擁擠。
中午超市輪流吃飯,市裡到處都是飯店,有人打包回來吃,以前有幾個朋友和歆文坐在一起吃飯,他們無話不談,包括裝修的時候,幫不少忙。
今天一切都變了,他們都選擇遠離他,歆文感到孤獨,受到外界排擠。歆文喜歡聊天,討厭安靜,有時候一個人在家會自言自語,前一段時間養傷,經常去邵強店裡幫忙,不是想幫忙乾活,而是想找一個人聊天,一個人在家太孤獨。
今天朋友臉色都變了,受到他們的冷漠,想和好如初跟困難,也許不是一個凳子惹的禍,而是忍受很久怨氣今日發泄。前幾日歆文休假,所有力氣活交給他們,這種不公平今日發泄。
華江回家消息傳到郭龍耳朵裡,以前兩人不再同一個城市,必須提前預約見麵,現在見麵方便多了,尤其是農村交通升級,以前的泥巴路不見了,現在改成水泥路。
有些老年人說“以後出行方便多了,不怕下雨天了。”真的是這樣嗎?水泥路使用年限有限,走走形式罷了。農村需要種莊稼,等到收小麥、收玉米的時候,超載車一輛接一輛,很容易壞掉。
其實歆文很想找一個人聊天,麵對邵強聊在超市受到的不公平,想聽到安慰的話語,邵強笑著說“最能忍的動物是人,為了生活,能忍受一切不公平,讓自己覺著很公平。”
邵強有一個習慣,他喜歡社交,從來不跟認識人聊天,隻跟陌生人聊天,能了解他們內心所想,了解他們故事和經曆。他沒有得到安慰,歆文說“我記著你該繳納房費了吧。”
哪壺不開提哪壺,邵強說“還有一個月。”歆文說“如果漲房費,你還租嗎?”邵強很嚴肅說“在我承受範圍以內可以接受,如果超出預期還是算了。”
去年也說過這種話,今年重複一遍罷了,離開羊湯館的時候,邵強說“後天我回老家。”以前沒有提過回老家,難道想告老還鄉,回家東山再起。
以前邵強說過,他父母很讚同邵強創業,年紀輕輕回老家,這可不是好主意,這是最壞的打算。
以前郭龍在外地工作一段時間,後來回老家了,完全按照父母意願結婚生子,孩子已經四歲了,一個小屁孩在華江麵前喊“叔叔,叔叔。”以前華江覺著自己很年輕,一個小孩喊叔叔,他覺著自己真老了,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他還沒有另一半。
郭龍說“農村人,結婚就是為了過日子,不要挑三揀四了。”華江不是挑三揀四,而是最近沒有人介紹,他的要求一直在減低,降低也要有一定的度,如果沒有一定的度(最低要求),不配有一段戀情。
無意間聽說,郭龍婚姻通過媒人介紹,以前在外地有過一段戀情,因為種種原因,最後結局是分手,郭龍說“村裡有媒人,讓她給介紹一個。”
關於這個媒人,華江已經花不少錢了,介紹一些差女孩,華江和父母看不上,以前逢年過節去送禮,最近很少去,家裡硬件提升,一定能找一個好的。
關於還房貸,父母比華江記著清楚,第一次還貸款的時候,父母告訴華江,不要忘記還貸款,違約會變成老賴。華江不可能忘記,每個月按時還錢,提前儲存扣除錢數,即使忘記,也不會出現問題。
樓房需要裝修,屋內空蕩蕩的,父親說“你喜歡什麼樣的。”最終效果和價格掛鉤,家裡沒有錢,不可能裝修多好。
農村人有一個習慣,不管買家電、還是買房子,親戚朋友會看一看,他們也會提意見,不管是一麵牆,還是一個窗台,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臨走之前都會說“不錯,挺好,誰家、誰家,怎樣裝修的,你可以這樣裝修。”
他們沒有主心骨,發現鄰居家房子裝修好了,給自己添加符號,裝修成一模一樣的房子。剛才聽著是和華江商量,其實父親已經有想法了,過過嘴癮罷了。
聽著樓上樓下在裝修,父親說“改天聯係裝修公司,儘快施工。”華江說“不著急住,以後在裝修吧。”父親說“等著有人居住,會擾民。”
父母經常說“胳膊擰不過大腿。”聽他們對話,從頭到尾是商議,其實不是商議,這種商議語氣華江不能接受,他如果想反對,立刻用長輩身份壓他,最後父親說“這樣可以嗎?”
華江的意見已經回絕,父親沒有接納,最後一句還有什麼意義。
超市不會養著歆文,他的胳膊好了,凳子也撤,從早到晚站著工作。換一個老板,換一個管理方式,這位老板喜歡讓服務員搬貨,這是搬運工的活,以前隻負責上架,現在增加工作量,不加工資。
絕地反彈,今天受的委屈有多大,等有機會反彈會有多高,這項規章製度討人煩,經理說過“這種管理方式會為此下去,如果不能適應,可以選擇離開,不會扣除一分工資。”
他這不叫過河拆橋,對員工沒有感情,也許想換一批新員工,完成按照自己規則製度來做,幾個人聚到一起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他們都搖搖頭,其中一個人說“集體罷工,集體離職。”
這主意好,他們建一個群,明天集體罷工。前一段時間都排擠歆文,這次罷工歆文不知道,沒有人告訴他。
第二天早上開會,超市門口三名男工,其它男工沒有到崗,經理跟往常一樣開會,這種做法,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他們聚在一起聊天,經理為什麼沒有聯係他們,難道不珍惜他們,有一個人說“咱們回去看一看。”
在他們沒有罷工之前,老板已經開始招工,做好他們罷工的準備。在入職的時候,他們簽訂合同,合同上寫著很清楚,罷工幾日按照離職處理,為了符合規矩,不會扣他們一分錢。
有的人著急了,他說“我有一個想法,咱們從新找一份工作,如果找不到合適工作,回去繼續上班。”這個主意不錯,很多人雙手讚同。
今天歆文受苦了,有些女服務員也搬貨,有些工作搬運工也無法完成,怨氣裝滿超市。為了感謝大家辛苦勞動,經理從財務拿幾百元買飯,給大家包一個紅包,讓大家努力工作,超市不會虧待大家。
這種餅每一位老板都會畫,如果隻知道畫餅,不讓大家吃餅,這就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這位經理在包紅包的時候已經做標記了,那種人不會離開,那種人有離開的隱患,那種人需要好好栽培,老板心裡有數。
願意放在重要崗位,變成超市主力乾將,一定會給他很多錢,讓他誠心誠意工作。歆文在洗手間打開紅包,裡麵有三張百元大鈔,如果是以前,一定會說出來,這幾年不是打醬油的,有一定的社會經驗,不可能沒有心機。
女孩子喜歡八卦,一位服務員說“歆文給你多少錢。”歆文說“都差不多,三瓜兩棗。”這位女孩子說“我的紅包裝五十。”歆文發現她很高興,她覺著這是白撿的,晚上去消費。
歆文紅包數額最多,可是他最不高興,她們下班拿著錢去購物,改善夥食,歆文覺著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