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過往與婚姻風俗!
離開老家,歆文和邵強視頻聊天,邵強說“你哥哥的房子不錯,家裡沒有你的固定資產,應該考慮一下了。”
以前邵強不讓歆文買房,父母已經老了,他們勞動能力正在降低,對華江和歆文要求增多,五十多歲的老人,身體就像一根竹子,隨時都由可能折斷,如果不儘快打算以後歆文會後悔。
老家的資產都在華江身上,包括老家地基,一定要儘快吸收現金,歆文說“兩條路都不通,等等吧。”
邵強又說“農村老二吃虧,這是事實,你好好想想吧。”說完這句話,邵強掛斷了,他要忙自己的生意,沒有時間閒聊,即使有時間閒聊,歆文不一定有時間。
在沒有表白之前,歆文有足夠信心定居,這個女孩子拒絕的太直接,歆文要從新規劃以後生活了。
早上等公交車的時候,有一顆小草被人踩來踩去,小草還是堅強活了。歆文覺著,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伴侶,一個人生活也不錯,她們理想的愛情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至上,他們可以選擇拒絕。
關於這個決定不知道怎樣和父母敘說,他不想花掉自己最自由的青春,換來一份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這時候,有一家三口上一輛公交車,他們很相愛。
公交車走後,歆文很猶豫,他也想有一段完美的愛情,他對愛情有恐懼感,尤其是生活帶來的壓力,壓著年輕人不敢停下腳步,轉身一看沒有沉澱物,都在消耗青春,更是一種悲哀啊。
華江的工作也不順利,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晚上有事不能加班,組長讓華江加班,理由很簡單,他單身。
單身是一種選擇,對生活的選擇,與眾不同就要被排擠嗎?家裡沒有人做飯,要求加班。母親在家裡做飯,每天等著華江下班吃飯,沒有愛人的陪伴,隻能讓母親疼愛。
有一天下午,歆文組長培訓,教他們服務方法,以後用到工作中,每一次培訓完,老板花錢請客,最近歆文心情不好,不想去吃飯,組長小聲說“正因為心情不好,還要參加這種活動。”
在組長勸說下,歆文答應了,在飯桌上一直吃菜,沒有喝一杯酒,沒有說一句話。為了熱鬨,組長讓大家做小遊戲。
等他們離開飯店,有一個小姑娘說“今天還唱歌嗎?”組長說“唱。”歆文在組長身邊小聲說“組長,我回家有點事就不去了。”
發現歆文心情很差,給他三十塊錢打車回家了,以前歆文很愛乾淨,把家收拾的很乾淨。最近心情不好,不在收拾家了,屋內有很多垃圾袋。
通過一段時間考慮,歆文想明白一件事,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購房,在沒有購房之前,他是自由的,也可以在這裡無憂無慮上班。
有些問題已經超出歆文考慮範圍以內了,有些時候會失眠,寧可關在臥室失眠,也不想走出房門去社交。長時間不社交已經和社會脫軌了,一直活著他理想的世界裡,對待問題有獨立看到,有些時候隻能看到悲觀的一麵,看不到美好的一麵。
走在小區人行道上,孩子讓老人看著,歆文說“生不養,孩子不會孝。”
從古至今流傳孝道,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是每個人的想法,年輕的時候沒有得到你的愛,等你老了,他(她)怎麼會養你老啊。
小時候聽著孝心長大,聽的越多,內心更想反感,這種孝心不是發自內心,越是反人性的東西,越喜歡使用這種方式馴化,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上一代人覺著,這是最有效的方式。
人和動物不一樣,如果你養一隻小狗,它為了能吃到更多食物,更好的狗糧,喜歡在你麵前搖尾巴,在你麵前裝可愛。
生活麵前人人平等,現在人不願意完全按照上一代人一成不變的方式來活,甚至,想反著而活,這就是叛逆期,父母覺著孩子不聽話了,他想嘗試一下你所說的錯誤,寧可後悔,也無怨無悔。
父母沒有能力把馬路上的石頭搬走,也不要說那一條路上石頭少,你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搞破壞,開著車撒石頭。
歆文發現邵強的東西在房內,房間本來就不大,占得滿滿的,歆文問邵強“這些東西還要嗎?”
邵強說“最近超市很忙,我沒有時間賣,以後再說吧。”
歆文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這座城市,在沒有離開之前,儘可能處理庫存,房間該處理的東西,儘快處理掉,以後空著手回家方便些。
居然邵強不著急,歆文開始處理自己的東西。現在網絡很發達,二手物品網站有很多,賣東西很方便。
華江已經涼涼了,有車有房,應該好找對象,媒人不給介紹,親戚不上心,父母很著急,華江隻能等。
父母已經五十多歲了,母親已經到更年期,外界壓力很大,身體不行了,以前烏黑的頭發,現在慢慢變白,這種痛苦隻有她自己能感受到。睜開眼睛有壓力,閉上眼睛會失眠,這是華江的母親。
華江降低要求了嗎?可能已經降低要求了,可是,沒有人給他機會,年輕就是資本,他已經不在年輕,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任何一個男孩子都有房子,她們為什麼會選擇華江啊。同齡人聊天不會尷尬,她們不會選擇華江。
有一次鄰居說“居然找不到好的,讓華江找二手貨。”從新組合的家庭很難和諧,很難相處往下走,她們經驗豐富,有些時候很自私,這個建議華江不同意,目前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在網上能買二手物品,也能看二手房子,歆文選擇老家位置,開始查看,目前來說,歆文手裡有十幾萬,老家房子五六十萬一套,他根本買不起。
經過查看,無意間發現一個小區價格很便宜,每套房子二十幾萬。房價由位置而定,居然便宜,一定是位置不好,歆文不在乎位置,最看重價格,隻要價格便宜,能全款購買,彆的不在考慮當中。
這是歆文第一想法,自從來到這座城市,一直住樓房,後代不會住民房了,這件事沒有告訴父母,一直藏在歆文心裡,這是他最後一條路,最後一步棋。
歆文打算睡覺的時候,樓上有打鬨聲,由於聲音很大,大體知道什麼意思,老公在外邊亂搞,讓他老婆發現,開始打鬨。他是租房者,沒有能力和他們對抗,即使影響租房者休息,隻能自認倒黴。
樓房不隔音,有些人很自私,大聲吵鬨,他們在娛樂的時候很痛快,樓下業主很苦惱。這是典型擾民。
上個月歆文經曆過,晚上兩點對麵樓吵架,由於不在同一棟樓,聲音很小,揉兩下眼睛就睡著了,今晚可不一樣,看樣子,他們沒有完,搞不好會分手。
有人說,成年人活著是為了孩子,尤其是女人吵架會把孩子放在首位,為了孩子,受再多的苦難也願意忍受。
家庭矛盾都由男人引起,為了生活,女人要為孩子著想,麵對一切不公平和謠言,她選擇裝聾作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