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風華之絕響!
正月十二日早晨,殿州南城城外的上李厝突然被殿州衛軍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那叫針插不進,水泄不通!許多到上李厝將軍家蚵殼屋熬糖作坊送甘蔗和柴火的人都被如狼似虎的衛軍“請”到了官道上,不許靠近上李厝一步。衛軍們除了不許百姓靠近,倒也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隻是釘子一般在那裡站崗、放哨,就連一隻蒼蠅都不許飛過!
百姓們不敢大聲喧嘩,隻能小聲議論。這時,有人忽然發現異常,指著上李厝後山上一隊隊各色軍服的衛兵,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麼軍國大事。
有消息靈通的人士就悄悄說,威烈將軍蘇瑞尚率領衛軍士兵昨夜在上李厝後山設伏,剿滅了一股悍匪!目前,殿州衛軍正在上李厝附近的各個山頭拉網式排查,搜捕漏網之魚!
聽到這樣的消息,剛剛經曆過倭亂的百姓一下炸開了鍋!他們既害怕,又緊張,又激動,也有點興奮,更想知道設伏事件的來龍去脈。
臨近午時,軍號突然吹響,接著是一聲比一聲更急更響更激昂的鼓聲傳來。緊接著,人喊馬嘶,鼓聲震天,從上李厝湧出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和車馬。有人抬出十幾個擔架。到了官道路口,把擔架抬上了軍營的敞篷馬車。
馬車並沒有立刻啟動。海風吹來,百姓立刻聞到了一股濃重的血腥味,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原來,他們看到的是十三具屍體!
隻見殿州磐石軍營的定遠將軍孔峰騎著一匹棗紅大馬,在眾官兵的簇擁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地躍陣而出。隻見他左手拿著馬鞭,右手揮著大刀,嗓門大得賽似鑼鼓“各位殿州父老鄉親,危害夏州及附近城鄉幾十載的土匪流寇‘夏州十三太保’,近日流竄到殿州府城南城外的上李厝的山上,試圖再次為害鄉裡,謀財害命,正中威烈將軍蘇瑞尚的埋伏圈。經過一夜激戰,殿州衛軍全殲夏州十三太保,衛軍士兵毫發無損!取得上李厝剿匪大捷!”
聽到這大快人心的戰果,老百姓的手都拍紅了,紛紛誇讚殿州衛軍威武!將軍威武!
中午時分,殿州府衙出具文告,曆數夏州十三太保李勉、李宗、張枷、肖傑、薛禮、薛勇、柯尊、柯紅、張金、張蘭、崔紅、凃劍、塗山等十三名慣犯、悍匪的樁樁惡行。這些,都在朝廷頒布的海捕文書中說得明明白白,無非是殺人越貨、奸淫婦女、打家劫舍、魚肉鄉鄰。有單獨作案,也有兩、三人合夥作案,更有全體出動作案!
文告到處張貼派發。而且,殿州衛軍還拉著裝載著十三太保屍體的敞篷馬車在殿州大街小巷來回穿梭,遊街示眾。
與此同時,殿州衛軍和殿州府衙的全體捕快傾巢出動,在殿州府城的南北城各處設卡盤查,搜客棧,尋租戶,查戶口、問線索。果然,到申時,士兵和捕快來報,城東、城西的幾家客棧、租戶都發現了有關十三太保的信息。
綜合起來就是就在爛了肚腸和黑了心肝到達殿州城的第二天,也就是他們在城內某處民宅大開殺戒的同時,夏州十三太保就已經分批潛入了殿州城。他們或住在客棧,或租房居住。
衛兵和捕快甚至查到了兩個介紹租戶的中間人,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這二人都已經被毒殺滅口。這條線索基本斷掉。
蘇瑞尚和劉希心中有數,知道“夏州十三太保”幕後黑手就是陶敏。他們是陶敏在夏州擔任知府時收羅、收買、豢養的流氓、悍匪、慣犯、打手。他們官匪勾結,沆瀣一氣,危害一方,無惡不作。尤其是在夏州硯案中,十三太保扮演著醜惡的角色!可惜,在今天早晨那樣的生死關頭,不得不痛下殺手。如今反而沒有了活著的人證,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但是將軍和暫代知府深知殺雞駭猴的道理,特地讓載著十三太保屍體的敞篷馬車,在陶敏新買的院子所在地枇杷巷反複來回,遊街示眾。
還彆說,這一招,真是讓陶敏一家嚇破了膽。
陶敏原以為,爛了肚腸和黑了心肝是隻認錢不認人的江湖人士,亡命之徒,乾的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殺手買賣。四千兩白銀既可以偷竊熬糖秘密,又可以毒殺熬糖工匠,真是一舉兩得!到時,將軍家的熬糖作坊將會頂風臭十裡,他也會上折參奏,既可以把將軍拉下馬,對永昌侯府和賢妃娘娘、以及四皇子、七皇子投懷送抱,為四皇子或七皇子上位掃除障礙;同時自己也可以獨掌殿州熬糖的買賣!
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那兩個殺手卻反殺得如此迅猛、凶狠,讓他措手不及,反而折損了管家陶蟈兒和殿州地頭蛇草上飛。他本來想在殿州複製“夏州十三太保”的奇跡,再弄個“殿州十三太保”出來,而草上飛就是其中重要人選之一,沒存想卻鬨了個雞飛蛋打!
而最令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的是,通過側麵打聽得知,兩個殺手竟然成了將軍家的座上賓!
陶敏在拿錢雇凶,派出爛了肚腸和黑了心肝兩個殺手以後,仍然把“夏州十三太保”召喚到殿州來的目的,自然是為防失手,進行補救,確保萬無一失地除掉仇敵。
然而,在兩個殺手出其不意地“叛變投敵”後,他本能地收起利爪,蟄伏起來,以圖來日。可是,初十日中午,夫人馬喜兒和女兒陶玉、內管家陶蜢兒主仆三人狼狽不堪地回到城北他那個匿名購買的莊園時,他再也無法抑製滔天的怒火,對將軍那個伶牙俐齒、令人生寒的女兒下達了格殺令,非挫骨揚灰不能解其恨!
可是,他陶敏派出去的是殺手,而不是讓他們去送死的!
陶敏既害怕,又心痛。在夏州硯案中,十三太保在擊殺湖廣總督賴勳時能夠全身而退,不料今日卻折戟沉沙,全軍覆沒!
還有,陶敏心痛,不僅僅是因為十三太保,更是因為他的兒子陶榮!因為,他的兒子陶榮去給十三太保帶路了!現在十三太保死了,屍體還被遊街示眾,可是他的兒子陶榮卻沒有回家,並且不知所蹤!
就在陶敏一家惶惶不可終日時,他們家位於枇杷巷的院門被拍得山響。一隊士兵和捕快居然到他家來查戶口!而且是他們全家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殺寇英雄”李旺,還有府衙的範捕頭。
這二人帶著十名殿州衛軍(李旺已經是十夫長)和十名捕快,一天三次來“尋晦氣”。他們拿著戶籍登記簿和官府存檔的奴婢登記檔案,和陶家自己的奴仆身契進行對比,竟然查出了私蓄奴婢六人,課以六百兩罰款。原來大成王朝的法律,奴仆買賣必須在官府備案交稅。私蓄奴婢屬於逃稅漏稅的行為,平時這根本不算什麼,官府通常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根據相關法律,最高可罰款每人百兩。所以劉希毫不留情地罰款六百兩。陶敏不缺六百兩銀子,可是劉希爭鋒相對、毫不留情的態度讓他又是怒火中燒,又不得不隱忍!
最令人心驚肉跳的是,李旺和範捕頭反複查問陶榮的去向。他們隻得說,陶榮患病,出去尋找名醫良藥去了。
關於這一點,一家人對陶敏的未卜先知、老奸巨猾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陶榮為十三太保帶路,出發之前就約好,萬一不能按時回家,對外就說是去看病,而且是不方便透露的隱疾。所以,李旺和範捕頭幾次去陶府,陶敏都這樣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