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雖然文強武弱,可也得看對象,區區縣尉不過是從九品的地方秩官,權利真不大,那敢冒然得罪有實權的武將。
“少華山王進,李忠,率三百精兵應邀而來,這是相關文書。”王進讓人將文書送到表情已經變得相當精彩的縣尉手中。
震驚,恐懼,好奇,不安,茫然,種種情緒讓縣尉不知該作何反應,本能的接過文書,打開一看,這規格,這文筆,這印記.
放下文書,抬頭看向威風凜凜的王進,還有兵甲整齊旗號鮮明的數百精兵,縣尉簡直如在夢中,反複看了數遍,上麵依然是以少華山名義下的文書,而不是府衙。
越是體製內的,越是明白這份文書的份量,因為太像真的了,真的讓人頭皮發麻,加上這數百精兵,縣尉整個人都麻了,於是趕忙甩鍋,讓王進稍等,他回去稟告縣令大人。
當縣令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那還顧得上縣尉甩鍋的行為,趕忙讓人取來範文。
不論是朝廷還是府衙,下達的文書都是有範文可查的,甚至還有印章與暗記,就是提防有人作假。
你要隨便找個先生,再拿蘿卜刻個章,保證被人一眼識破。
那朝那代在這方麵都是非常嚴格的,就算是飽讀詩書的文人,若是不入官場,對此也是不知。
反複對照數次,除了府衙換成少華山,官印變成少華山印,這文書與範文簡直一模一樣,這下縣令也麻了。
若是真的,簡直兒戲,可若是假的,就有點太嚇人了。
實際上不論是縣令還是縣尉都很清楚,這不可能是真的,可假的更要命。
整套文書除了格式,諸般章印也是齊備,就跟跑手續一樣,需要多個部門蓋章,若是不熟悉,連蓋什麼章都不知道。
這足以證明對方十分熟悉府衙的諸般事務,也就是說造假之人的身份絕不一般,否則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東西。
如此一來,他們若是將此事上報,會不會被壓下不好說,要是落到幕後之人手裡,怕是藥丸。
數百兵甲齊備的精兵就在城外,這跟刀架脖子上有什麼區彆,所以他們根本不敢往深了想。
相互對視一眼,兩人心裡都有數了,明白這場戲該如何唱下去,那就是假戲真做,哪怕是假的,他們也要給演成真的。
原因很簡單,從對方的表現來看,顯然還沒有撕破臉的打算。
隻要對方不撕破麵皮,大家自然相安無事,可若是他們不知好歹撕掉這層布,華陰縣拿什麼去阻擋數百精兵,拿腦殼嗎?
丟了城,他們就算逃過一劫,事後也得掉腦袋,可若是假戲真做,頂多是失察之罪,雖然會丟掉烏紗帽,可至少能保住一條命,所以該怎麼選,不難做出決定。
更何況兩人心存僥幸,若是能把這件事糊弄到任期結束,他們就算完美逃過一劫。
不過想要把這場戲演好,還得有兩個人的配合才行,否則沒法演。
所以兩人接著把縣丞與主薄請來,把事一說,選吧。
選個屁,被拉上賊船的兩人還能怎麼選,隻能幫忙假事真辦。
縣裡的一二三把手,加上負責諸般具體事務的主薄,四人聯手,這縣城幾乎沒有辦不成的事。
按照流程抄錄了文書歸檔,然後寫了回書,規劃了駐地,開庫調集了糧草,一切辦的都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然後縣令給城中富戶發請帖,按照慣例讓他們捐錢捐糧。
在古代官跟匪就差一身皮,哪怕是官兵,若是不將其喂飽,搶掠地方幾乎是慣例。
所以當地官員會請來城中富戶掏錢捐糧,從軍官到士兵都喂飽了,讓他們彆折騰出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