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業清都是微笑回禮,他雖然已經了解清楚情況,但還是裝作不知詢問道。
“不知幾位在這裡作何?”
“道長有所不知,就是因為李二這孩子想去學館讀書的事情。”
裡長又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說完,還長歎一口氣。
傅業清看了一眼窪子村裡正,看著隻有五十餘歲的樣子,頭發都沒有白,看外表是一位樸實無華的老者。
五十餘歲在這個時代稱為老者,一點不過分。
“孩子想去讀書識字是好事一件,家裡無論如何都應該全力支持。老朽有一言,讀書方能改變命運。”
“如今陛下已經頒發詔書,農民的孩子一樣可以出仕為官,隻要能通過科舉考試。”
李田反駁道。
“如果孩子去讀書,家裡的農活怎麼辦?農活要是跟不上,我們全家人都會被餓死啊!”
傅業清問“你家裡有多少畝地?”
李田答“十三畝。”
“貧道觀你正值壯年,十三畝還需要孩子去田間勞作嗎?”
傅業清指著陳平道。
“吾這徒兒,從小酷愛讀書,他家裡就隻有一位兄長與嫂嫂,但他兄長從來不會讓他去田間勞作。”
“還會供他出去遊學讀書,吾這徒兒家裡,有良田三十畝。要是你這孩子不喜愛讀書那就罷了,可他喜愛讀書,作為孩子阿父應該全力支持才對,而不是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傅業清話音一落,目光又掃向在場村民,朗聲道。
“作為家長不應該去阻撓自己孩子的前程,村裡想要去學館讀書的孩子,你們儘管去。”
“如若有人拿家裡農活為借口,阻撓孩子們去讀書,就是抗旨不遵,這是車裂大罪。”
傅業清威脅完,隨後聲音低了幾分,又苦口婆心道。
“陛下下詔讓村裡辦免費學館是為什麼?還不是想要讓大秦子民多讀書識字,將來成為大秦棟梁之材,為大秦建設添磚加瓦。”
“對於你們整個家而言,孩子們以後為官,是不是會光宗耀祖,改變你們整個家族命運。”
傅業清在這兒巴拉巴拉半天,不知道這些村民聽進去多少?
但他看見李田一副驚恐的表情,“噗通”一聲,朝著裡長跪了下去,嘴裡還不停說道。
“小人該死,小人該死,不該阻攔孩子去讀書。以後李二就去村裡學館讀書,我一人做農活。”
傅業清覺著應該是威脅起了作用,這個李田是怕被車裂,所以認慫才這麼快。
在傅業清看來,這李二父親目光不但短淺,而且還有一點自私,家裡隻有十三畝田,還需要一個十歲的孩子下田乾活,甚至還鬨到裡長這兒來。
人家陳平家裡有三十畝良田,陳平那時已經十六歲了,陳伯都沒有讓他下田裡乾活。
李二這孩子還是懂事,上前去扶起李田。
“阿父,裡長伯伯不會怪罪您的,孩兒以後學習之餘,還是會去田裡乾活的。”
傅業清滿意點頭,心想。
這孩子確實有一點聰明,知道我隻是威脅而已,而且也不像彆的孩子,見了這場麵畏畏縮縮。
知道反抗不了家裡,不能去村裡學館讀書,還知道找裡長來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