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基礎源於關中的秦人,但即使是家中擁有四位子女的長者,身邊竟然無兒可陪伴,須親自在田間勞苦。僅這一現象,就足以反映秦人生活的艱辛。”麵對趙文的感言,黑一同情地說道,“沒辦法,世道混亂,我們的勝利雖然讓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可其他的六國民眾要比我們秦人為生活所奮鬥的更多!”
"多年的戰爭,秦地人民已是疲憊萬分。況且大量青年奔赴前線,人口增長停滯。缺乏足夠的秦人,長遠看來,如何維係天下的穩定?"趙文記得,秦朝幾乎覆滅之時,長城軍仍有數十萬將士在對抗匈奴,而南越也同樣留下大量軍隊駐守。
這些兵都是秦國子民。反觀六國,雖然投降,降服的民眾生活卻更安定,使得秦末時六國反抗者在軍隊數量上便已占據絕對優勢對大秦構成了碾壓。
秦始皇急功好利,希望儘快實現百年計劃。可最苦難承受的就是秦地百姓。聽完趙文陳述後,黑衣首領和其他黑冰台親衛的臉色均為之驟變。
"依您的見解,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黑衣將領牢記臨行前君主的命令,即隨時將二十皇子相關情況報於他知。甚至黑冰台的信息中亦傳達了君主不管多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瀏覽他的報告。
如今皇子如是表述,顯然是希望借由趙文轉達某些心願給陛下!
"大秦必須有足夠多的秦人支持!"趙文斬釘截鐵地說到,除了像秦二世般招致民怨外,秦人才是秦國的基石。
"統一後的王國不必要龐大的軍隊。隻需留下最精銳的部隊,其他軍力釋放回鄉務農二十年後,隨著秦人繁衍增加一倍人口,大秦方可算得上真正穩固!"若現狀持續,人口增長主要依賴外族,而秦人的減少必然會引起內部分歧與抱怨。
"難道長城和各郡不再留人戍守?”黑衣領袖了解當前策略,提出疑問。
"留下軍中精華,剩餘的可向各國選拔新兵,軍功授勳製讓有功勞的六國民眾成為我們的臣屬。這至少能使原本的傑出之才中有大半為我大秦效力!"
趙文憶及,在秦末時期,六國戰敗後湧現了不少人才。這與現今僅重用秦人絕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劉邦不過是個亭長,蕭何僅是小吏,樊噲也隻是狗肉館老板,而周勃幼年起便練武,馬術出眾也隻負責駕車養馬。若讓此類人才入仕於朝廷或軍旅,並非不能進入高層或中層管理者,他們必有家庭負擔,難想象他們會拋下一切重新投身。
沉思良久,趙文道"這些都是各自國家栽培的精英,心中追求家族榮譽。不能融入大秦體係就尋找其他方法。我們何不讓這樣的人有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旁有人質疑道"是否過高估計了那剩餘的六國勢力?一群失敗者的隊伍若他們真有能耐,也不會被我大秦輕鬆擊敗。"這名年輕人神色輕蔑,似乎對那些昔日戰勝者毫不以為意。
趙文輕聲歎息。如今大秦一統江湖,將士驕傲已至極點,鄙視異己在大秦成風。想要改變這種心態,談何容易。
"秦國能滅掉六國,因為各國權貴隻為一己私利爭奪而不顧全局力量展現。大秦雖然強盛,但並非強橫到單槍匹馬對陣六個大國的地步。"
說完這些,趙文不再言語,專心趕路。
如今九江郡已是他封疆之地,他必須要儘早過去接手。但他不能直接前往,雖然他是一個穿越者,但在此之前從未涉足管理領域,故此在他正式接管之前,需要物色幾個幫手為自己效力。
對於黑冰台親衛,他打算等找到適合的人選後便向他們揭示如今的傲慢一文不值,甚至麵對一家普通的狗肉店他們也可能力不從心。
過了幾天,當他望見城門前沛縣的醒目字樣,趙文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皇太子怎能沒有自己的班底?如今天下的沛縣幾人在他的身旁,則可以讓他在這時代穩固根基,成為強大的依靠。
想象一下,讓蕭何管政務、周勃主軍功、劉邦管家務,樊噲擔任貼身保鏢,連呂雉也可以收入帷幄,負責內務之事。他策馬下地,步伐矯健直奔城內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周圍的人都來自於黑冰台,身為未來的皇帝,身邊理應有忠實於自己的力量掌控全局,否則所有的權柄都掌握在他人手中,無異於置自身安全於危境。
可是,在秦國帝都時卻難以辦成此事,熟知才華的他已經占據了要津,如何會涉獵皇室內的紛爭?秦宮之內,秦始皇看著從黑冰台送來的簡牘,若有所思。
原本秦人數目相較於六國較少,現又大部分軍隊充斥秦人,那些昔日臣服的六國民眾過著安逸生活,長遠看來,這種不平衡必然導致秦國內部產生隱憂。尤其是那些文官體係,大部分讀書人還是六國出身的貴族後代。
這種情況是無法逆轉的,他亦無法憑空變出大量識字的官員。正是由於各地官員裡六國貴族太多,辨認誰忠心何方變得異常困難,難以劃分敵友。
當前大秦實力超凡,能夠抑製各方野心,但隨著六國民口數倍於秦,即使是秦始皇自己也開始擔憂那未知的一天,這些人口的歸屬會對大秦構成何種衝擊。
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超凡入聖,連自己都有所不如,這說明他對大勢的洞察力極強。但是想改變現狀極為困難,軍功製讓秦地儼然如兵營一般森嚴,各大將領家族在此背景下幾乎難以撼動。
削減秦軍中的秦人士兵數目是一項極其微妙的工作,這等於是削弱他們的實力和影響力,連他也深知這背後牽扯複雜且得深思熟慮。
“傳召丞相王綰、丞相馮去疾、廷尉李斯,以及將軍王翦、王賁進見!”為實現目標,需要有個人能夠在軍中全麵主導,秦始皇明白他雖然可行,但從國家立場而言,這並非最佳之策。
除他之外,軍中能令全軍臣服唯有老將王翦一人。不久後,五位重要大臣便齊集在他跟前。
“這裡有份我為大秦軍隊提出的建議,懇請你們指教。”趙文的姓名未在簡牘上傳達,這樣做即便對國有益處也可能觸及軍方,自己提出尚可無妨,但由其他子嗣如二十皇子提及,恐怕承擔不起後果。
喜歡大秦大雪龍騎戰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大雪龍騎戰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