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凱旋入城,兩萬匹軍馬從金人手裡搶了回來。城中的百姓們更是奔走相告,之前宋軍戰敗的消息,登時成了大捷。
雖然沒有殲滅金兵,可是至少奪回了軍馬。這使得禁軍將士,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騎兵隊伍。
先前攻擊朱玉平的官員們,也都鬨得灰頭土臉。
就連一向懦弱的皇帝趙桓,再回到端福宮朱璉皇後寢宮的時候,也是讚不絕口。
“玉平這孩子有出息,有出息啊哈哈哈。朕之前還在擔心,把禁衛六軍交給他恐惹禍患。現在看來是朕多慮了,玉平這孩子有大將之風。”
趙桓一向難得誇讚臣子,朱璉聽到弟弟竟然立下了這等大功,不由得也是喜上眉梢。
端福宮的宮女,皇後朱璉身邊的侍女也跟著笑道:“陛下,奴婢聽宮裡人都在說,小國舅就是當今的衛青大將軍呢。”
西漢名將衛青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也就是說,衛青和朱玉平一樣都是當朝國舅。
隻不過,唯獨不同的是衛青生性謹慎,不憑功而驕。千裡奔襲直搗龍城,奇襲高闕,二出定襄,與單於決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而朱玉平則不一樣了,這家夥活脫脫就是個不學無術吊兒郎當的敗家子。吃喝玩樂是樣樣精通,讀書習字是一竅不通。
可就是這樣一個敗家子,卻有著領兵打仗的天賦。宮中有人說他是當代衛青,皇帝趙桓和皇後朱璉自也是大為的欣喜。
尤其是皇後朱璉,弟弟能夠有出息是她最大的願望。而不僅僅是蒙蔭外戚做一個混吃等死的國舅爺,建功立業才能光耀門楣。
“還是陛下管教有方,這孩子能有出息我也就放心了,也算對得起死去的爹娘了。”朱璉笑中帶淚的說道。
趙桓“嗯”了一聲:“奪回了兩萬匹軍馬,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番。隻是這金人遲遲不肯退兵,朕這心裡總是七上八下。”
朱璉歎息一聲:“陛下不可聽信他人讒言,祖宗基業定要守住。前些日子玉平進宮,跟我說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才算對得起列祖列宗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啊。”
趙桓一驚:“玉平這孩子進宮了?”
朱璉點了點頭:“臣妾一介女流,本不應參與朝政。這些日子臣妾思來想去,總覺得玉平這孩子說的對。咱們對金人,萬不可有求和的念頭。金人如同喂不飽的餓狼,一味地求和換來的隻能是無儘的屈辱。主戰,才是唯一的出路啊陛下。”
趙桓沒說話,半響才道:“朕又何嘗不知,隻是金人勢大。遼國如此強悍都被其滅國,想要主戰,放眼朝中又有幾人能用呢。”
“陛下何不下皇榜告示,廣邀天下英雄。我中原大地人才濟濟,總有人才為我所用的。”
趙桓眼前一亮:“此言極是,朕這就下詔。”
不多久,各州府郡縣張貼皇榜告示。其實說白了,就是選拔武狀元。
大宋一直都是重文輕武,武將在朝廷中是沒有什麼地位的。那些武將也隻能被迫依附與文官集團,皇帝下皇榜告示,就是想招攬一些有為之士為國效力。
自從上次奪回了兩萬匹軍馬之後,朱玉平便沒有了動靜。而完顏宗望也選擇了按兵不動,並沒有攻城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