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報二太子,後麵、後麵發現敵情!”一名金兵,急匆匆的奔到完顏宗望跟前稟報。
完顏宗望一驚:“什麼,有多少人?”
金兵回道:“尚不清楚,距離咱們不足三十裡。”
“備戰!”完顏宗望即刻下令。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宋軍敢尾隨。不過完顏宗望雖慌不亂,就宋軍那孱弱的戰鬥力,他是並不怎麼擔心的。
完顏宗望手裡的金兵,都是身經百戰經過無數次戰場洗禮的。不像是那些久疏戰陣的宋軍,許多宋軍甚至於都沒打過仗。
重文輕武的政策,加上長久沒有戰爭,使得宋軍軍隊戰鬥力極其低下。
一支軍隊戰鬥力與否,除了指揮將領的因素之外,還有就是這支軍隊有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隻有從屍山血海的戰場走出來的士兵,他們這些人的戰鬥力才是最為恐怖的。
完顏宗望手裡的金兵,可是滅掉遼國的主力。大遼當年的戰鬥力何其凶猛,最後卻亡與金人之手。
果然,在完顏宗望下令備戰的那一刻。所有的金兵迅速進入戰鬥狀態,騎兵隊形配合默契。兩翼互為犄角的戰鬥隊形,一旦宋軍一頭紮進來,金兵就會對他們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何況宋軍都是以步兵為主,在這樣的平原上和金人騎兵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
是以完顏宗望並不如何擔心,他甚至有些期待。期待主動送上門來的宋軍,隻要宋軍敢靠前,就將他們圍而殲之。
誰知等了半響,不但沒有等到宋軍的出現,倒是手下殿後的一名金兵縱馬疾馳了過來。
那名小兵翻身下馬,立刻跪地施禮:“報二太子,宋軍使者求見。”
“你問問他們,是那支宋軍。”完顏宗望倍覺蹊蹺。
“是、是種師道的種家軍。”
一聽說是種師道的種家軍,完顏宗望立刻來了興趣:“好,讓他們過來。”
如果是彆的宋軍,完顏宗望絲毫不放在眼裡。可是種家軍的大名,在完顏宗望那裡還是久仰大名的。
種師道,大儒種放從曾孫、名將種世衡之孫。種師道初任文官,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尊稱為“老種”。靖康之變的時候,金人使者到了皇宮趾高氣昂,渾然不把他人放在眼裡。一聽說種師道到了京城,語氣立刻客氣了起來。
種師道已經七十五歲高齡,被世人尊稱為老鐘經略相公。就連皇帝趙桓,都得尊稱他一聲老鐘。
《東都事略》記載,當宋徽宗父子被押赴金營時,懊悔不已的宋欽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種師道言,以至於此!”
種師道派來的使者,在見到了完顏宗望之後,拱手施禮:“粘罕大王,小人奉老鐘經略相公之命前來稟告大王。老鐘經略相公聽聞大王北上,從而避免兩軍兵戈相見,足見大王仁義。我們經略相公言道:我們中原禮儀之邦,當效仿真宗皇帝澶淵之盟,特來護送大王北上,以示兩國之好。”
完顏宗望皺了皺眉頭:“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