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王朝的滅亡,總是伴隨著多種因素。甚至於,還有著諸多的巧合以及看似不合理的不可思議。
比如說明末的流寇,崇禎十六年的時候,朝廷依舊是占據大部分江山。流寇作亂,想要撼動大明江山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就是這麼離奇,崇禎十七年明亡。
而北宋末年也是一個充滿玄幻的時代,宗澤一人之力,去流寇大營招降了王善七十萬大軍一萬戰車。這個,也是真實記載在史書中的。
七十萬大軍明顯就扯淡了,一個流寇真要有這麼多人首先給養就是個問題。再者,真要有七十萬大軍,大宋亡國早就迫在眉睫了。
隨著金人一路的燒殺擄掠,開封城以北的各州府郡縣近乎於癱瘓狀態這個倒是真的。許多州府衙門連個任職的官員都沒有,這種無政府狀態,更是滋生了流寇的土壤。
宗澤將嶽飛獨自留在了茶樓,自己則匹馬去了流寇的老巢。
跟流寇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宗澤極有可能一去不回。而嶽飛要務在身,太原城還需要他。所以,他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宗澤而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嶽飛能打,就算嶽飛是戰神。可是手裡無兵無餉,想要擋住數萬金人的進攻,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太原城,也僅僅隻有幾千老弱病殘。這幾千人,無論如何也是擋不住金人的二次進攻的。
宗澤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當他聽說有個叫王善的流寇擁有不少兵馬、於是,他便去了。
太古鎮離著此地不遠,宗澤匹馬來到鎮子上的時候,著實被嚇了一跳。
這哪裡是一群流寇,分明就是一群反賊。他們甚至於有統一的著裝,清一色的青帽藍衣,手裡的武器多為大刀。也有長槍、砍刀、長矛之類的兵器。
這些勁裝結束的流寇,三五成群,正在操列隊行。有的,則是成隊巡邏。
太古鎮,原本一個不大的鎮子,此時卻軍事氛圍濃厚。因為,有許多和金人交戰打散的官兵,也加入了這支流寇隊伍中。
這些潰散的官兵到了王善軍中,便擔任起了訓練流寇的教頭。有了這些官兵的指點,這些流寇竟然有了軍事化規模。
這也難怪,王善放出風聲。說什麼當今朝廷昏庸無道,王善的口號是:驅除金賊,複我中國。天命歸善,稱號立國。
什麼意思呢,驅除金賊,複我華夏這個不難理解。天命歸善,就是如今天命歸我王善,我王善才是天命所歸,我要建國稱帝。
中國最早稱呼就是華夏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稱:“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
一個年邁老者,腰懸佩劍騎馬突兀的來到鎮子上,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流寇們奇怪的看著眼前的這個老頭,他們不明白,這個老頭是從哪裡來的。要知道,周圍都是他們的人。
馬蹄聲響,宗澤緩緩地騎著馬,就在鎮子上肆無忌憚的走著。流寇們竟然忘記了攔路,眼睜睜的看著這個花甲老人進了他們的老巢。
有些流寇已經發現了不對勁,他們悄悄的握住了刀柄。
宗澤騎著馬,不緊不慢的走著。走到一隊流寇麵前,還不忘勒住馬匹:“請問這位小兄弟。王善在何處?”
流寇茫然的愣在當地,甚至於都忘記了喝問對方的身份。有的機靈一點的,看到這老人對他們的天大王竟然直呼其名,莫不是舊識。於是,有人飛奔去報。
看到對方不回答,宗澤頓了一頓:“就是你們口中所說的天大王,帶我去見他。”
“你是何人!”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如暴雷般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