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冷笑一聲:“山高水長,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聖旨到,秦中丞接旨。”府內,一個太監操著聖旨,帶著幾個宮內侍衛走了進來。
秦檜和妻子王氏大驚,二人互相對望了一眼。心中均道:這麼快的麼,這個敗家子的報複心也太強了吧,竟然驚動了官家。
王氏心有不甘,秦檜卻無可奈何。他本打算自己遞上辭呈,沒想到還沒等自己動手,官家的旨意便來了。
很明顯,官家的旨意就是讓自己貶黜京城。外任為官也好,至少遠離了京城這個是非之地。秦檜知道自己鬥不過朱玉平,於是帶著王氏出了房門迎接聖旨。
宣旨的太監,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看到秦檜夫婦,臉上也是麵無表情。
自己就要被貶了,太監自然也會瞧不起自己。見慣了世態炎涼的秦檜,對此早已司空見慣。他和妻子王氏,對著太監跪了下來。
那太監展開聖旨:“製曰:睦族敦倫,一室聚雍和之景。揚休播美,大廷隆寵渥之恩。惟禦史中丞秦檜,蒙太邱之餘澤,襲著作之遺休。孝義宏敷,物類尚昭其感格。仁恩深洽,裡黨悉化其競爭。,丕承先緒。早彰素履,聞望久著於儒林。克懋清規,風聲益昭於閭巷。宜膺霈澤,用保耆年。可特授禮部尚書。特頒綸綍之榮,式光庠序之列。布告內外,鹹使知悉。”
聖旨總是那麼的晦澀難懂,要麼就是引據經典要麼就是華麗辭藻的堆砌。秦檜,竟然被授予了禮部尚書的職務。
要知道,大宋朝的聖旨。並非後世中我們想象中的,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這是明朝才有的聖旨格式,出自明太祖朱元璋之手。
而且,明朝是聖旨開頭也不是這麼念的。而是:奉天承運皇帝,後麵才是詔曰兩個字。大宋朝的聖旨開頭,承前唐格式稍有變化。
不管怎麼說,秦檜不但沒有被貶官。反倒是,從一個言官禦史中丞。搖身一變,成了身居要職的禮部尚書。
他一個禦史中丞,不過是從四品的官員。在朝中雖以清流自居,然畢竟品階不高。言官嘛,一般是沒有什麼實權的。
而禮部尚書則不一樣了,掌故的可是六部之一的整個禮部。官至從二品,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了。
禮部尚書這個職務,唐朝是正三品。宋明清之後逐漸升級,北宋末期到了從三品。而到了清朝之後,禮部尚書為從一品的要員了。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從四品,搖身一變官升兩級成了從二品的要職。這是令秦檜夫婦,所意料之外的。
從四品、正四品、然後是從三品。確切的說,應該是官升三級。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