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現在不一樣了。人家有了火器,完全逆轉了戰局。
為什麼中原人厲害,人家的火器,大金再過幾百年也做不出來。
關閉了榷場,那麼大金國賴以生存的生活用品就成了大問題。
沒有金國的物資,人家大宋還是大宋。他們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沒有金國的毛皮,山珍。人家大宋還是之前的大宋,百姓們依舊能夠安居樂業。
沒有了大宋,金國的中藥、瓷器、茶葉、絲綢、甚至於做飯的鐵鍋,都成了奢望。沒有這些東西,生活物資的匱乏,使得各個部落之間生活都成了困難。
北方遊牧民族,一直都覬覦中原的財富。曆朝曆代,中原和遊牧民族之間,幾乎都是紛爭不斷。
牛羊馬匹他們應有儘有,可是對於鹽巴、絲綢、布匹、中藥、茶葉等等,這些他們都是沒有的。
而曆朝曆代的帝王,都不喜歡和草原部落貿易。他們沒有這些物資,中原人又不肯給,那怎麼辦。
隻能靠搶,中原王朝國力衰弱的時候。這些草原部落就會趁虛而入,和中原王朝征戰不斷。
中原王朝實力強盛的時候,這些草原部落隻能被迫俯首稱臣。甚至於,直接被趕出漠北。
比如說漢武大帝時期,草原部落幾乎是被打的很是悲慘。為禍百年的草原遊牧民族,終於對大漢王朝不再有威脅。中原王朝,也迎來的短暫的安寧。
不過,漢武大帝雖說是雄韜偉略。可是,他是舉國之力。把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家底,都打光了之後才取得這樣的戰績。
大多數時候,北方遊牧民族都是個巨大的威脅。
當然,也有的時候這些遊牧民族也會互相內鬥。
可是有宋一朝,自真宗皇帝的澶淵之盟之後,大宋迎來了長久的和平局麵。
榷場,使得雙方貿易鼎盛。終於,中原和遊牧民族遊獵民族的矛盾得以緩和。邊關的白發之人,不識兵戈。
戰爭曆來都是殘酷的,若非是生活所迫,誰也不願意挑起戰爭。
到底該不該將李文淵送回大宋,完顏晟猶豫不決。
於是,完顏晟召集了大臣,商榷此事。
大臣們紛紛議論,有人主張不可答應。有的人,則覺得李文淵這樣一個漢人走狗並不重要。
朝堂上的臣子們,也是爭論不休。後來,大多數人還是拒絕交出李文淵。
因為一旦交出了李文淵,就等於交出了他們的主權。
最後經過商議,大金國上書宋庭。
書信中,金國用詞委婉。首先表示了他們的歉意,再就是說李文淵在金國病重,一個將死之人對於宋庭已經沒有了太大價值。交不交人已經無關緊要了,不過將李文淵順走的那個火器,他們還是如數歸還。
並且,金國還表示他們對於大宋這個火器的精巧表示敬佩。並且,金國兵器庫也已經仿樣造之。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