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政和年間,蔡京任宰相,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門下侍郎,少宰兼中書侍郎。欽宗靖康年間,又廢除太宰和少宰,改為尚書左仆射和右仆射。
元豐改製後,將宰相的權力分割為左仆射和右仆射,分彆負責門下省和中書省,並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員發布命令,這就讓皇帝直接參與到朝政中,從而強化了皇帝個人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說白了,李邦彥為左仆射,白時中為右仆射。張邦昌則是少宰也就是副宰相。
趙桓想讓李邦彥、白時中還有張邦昌三人,共同協理處理各地奏疏。遇到較為難以決斷的奏疏,才上報皇帝閱覽。
實際上,這等同於皇帝放權,使得宰相權利進一步得到加強了。
不過趙桓為了分散宰相的權利,還是設置了左右宰相還有一個副相。為的,就是互相牽製。
殊不知,趙桓還是太年輕了。這李邦彥和白時中做了宰相之後,二人便穿起了同一條褲子。
至於張邦昌,則和這倆人有所不合。不過張邦昌隻是個副宰相,無法與這二人相鬥。
張邦昌這個人朱玉平是知道的,這家夥畏首畏尾做事優柔寡斷,可以說和皇帝趙桓一個德行。不過有一樣,張邦昌對趙桓還算忠心。
曆史上的張邦昌是個什麼玩意兒呢,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北上。金人扶持了張邦昌做了皇帝,史稱偽楚政權。
也就是說,張邦昌曆史上是做過皇帝的。而且,還是北宋滅亡之後的皇帝。北宋滅亡。金人當時的目的是歲貢錢財,所以他們還是要立一個漢人君主幫他們籌措歲貢。雖然漢人均提議另立趙氏,但金太宗一概否決。這個時候張邦昌成了被提名的唯一人選。在宋齊愈、王時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勸進”張邦昌。
張邦昌知道這個龍椅不好坐,當時大多數的漢臣都持激烈的反對態度,其中最為激烈的還是日後另一個爭議人物秦檜。
金軍一撤,張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呂好問勸張邦昌還政康王。王時雍、徐秉哲卻告誡他騎虎難下,還政必無善終。但是張邦昌還是毅然還政,獻大宋國璽,立康王,請宋哲宗元祐皇後垂簾。並在手書中闡明:“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
也就是說,金人扶持了張邦昌這個傀儡皇帝。金人北撤之後,張邦昌明知一死,還是把皇位拱手相讓給了趙構。
從這一點看出,張邦昌雖然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至少,還算忠心。
是以朱玉平和李邦彥白時中他們不對付,卻和張邦昌素無仇怨。
這次,趙桓讓李邦彥和白時中他們批閱奏疏。而張邦昌,卻上書稱病辭官。
一時間朝野大嘩,趙桓更是震怒。是朝廷待你不公麼,你要辭官。
誰知,張邦昌跪在地上言辭懇切。說自己身患舊疾,實在無力上朝。且每日疼痛難忍,更是難以處理公務。太醫們也說,自己患的是骨蝕。實在是無藥可醫,還請皇帝下旨恩準。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