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問你呢,你覺得張邦昌此人如何?”趙桓看著他。
秦檜施了一禮:“回官家,為臣子者,當效忠於君王。張相為官數十載,效忠與君王當為忠臣。若有不法之心,亦當責。”
秦檜這話等於放了個屁,張邦昌若是效忠皇帝,就是個忠臣。但是他若是橫行不法了,也該當追究責任。
模棱兩可的回答,這很官腔。秦檜畢竟曾是禦史中丞,他是個老狐狸。
趙桓也覺得張邦昌是個忠臣,在他看來秦檜這番話是在誇張邦昌。於是,趙桓點了點頭:“嗯,張邦昌對朝廷還是有功的。隻是他動輒告老還鄉辭官致仕,況且其年齡也大了。朕總不能強留他,惹天下人非議。世人還以為,朕對臣子涼薄呢。也罷,朕允了張邦昌致仕的要求。”
秦檜一驚,他已經隱約的猜到了什麼。他還是儘量的掩飾著內心的激動:“官家,這張相致仕。則少宰一職空缺,臣以為李綱為人剛直,才堪大用。”
趙桓心中暗喜,這秦檜聽說了張邦昌辭官。他自己竟然沒有彆的想法,還推薦其他人。看來,朕沒有看錯人。
趙桓搖了搖頭:“李綱有紙上談兵之嫌,太宰的位置,不適合他。”
秦檜想了想,又道:“翰林學士朱啟龍,領開封府尹一職。此人才華出眾,可當此任。”
趙桓還是搖了搖頭,秦檜一連又推薦了幾個官員,趙桓都否決了。
這讓秦檜有些不知所措了:“臣愚昧,實不知還有何人可當此任。官家高瞻遠矚,還請官家示下。”
趙桓“嗯”了一聲:“既然你讓朕示下,那朕就推薦一人。此人,可為少宰。”
秦檜起身作了個長揖:“不知官家所薦何人?”
“你。”
秦檜嚇了一大跳,差點從凳子上摔了下來。他慌忙起身,跪在趙桓麵前:“臣何德何能,當此大任。還請官家收回成命,臣素來愚鈍,恐誤社稷。”
趙桓走過去,將秦檜扶了起來:“卿家快快請起,朕前些日子出宮,遇刺客行凶。若不是你兄長替朕擋了一刀,朕焉得今日。”
秦檜愈發的惶恐:“官家出宮之事乃是機密,何故道與臣知。且臣的兄長能為官家擋刀,是他三世修來的福氣。官家乃聖君,為天下所敬。臣等隻知一心報國,效忠於天子。能為天子擋刀,乃是臣的榮幸。”
這馬屁拍的,趙桓不由得心花怒放。朝中拍馬屁的官員不在少數,巧言令色之徒更是所在多有。如秦檜這般,拍到了趙桓的心坎上,拍的自己如此舒服的,還真是少見。
趙桓滿意的說道:“卿家的忠心朕已知曉,祖宗把天下交給了朕。朕也是如履薄冰,如今朝中缺的,就是卿這等忠臣。少宰之位,非卿不可。”
秦檜久在官場,分得清什麼是客套什麼是真心。
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秦檜慌忙施禮:“臣秦檜,誓死效忠天子,願為社稷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陛下在上,微臣在此,願以忠誠之心,向陛下表達我之忠誠。陛下乃國家之根本,天下之共主,微臣自當竭儘全力,以護陛下之安康,保國家之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