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平這個時候殺了秦檜,是不會出什麼太大問題的。他之所以不肯放過秦檜,就是怕他東山再起。
像是秦檜這種人,怎麼都會想辦法讓自己東山再起的。一旦這種人再次崛起,再想弄死他就千難萬難了。
斬草不留根,方能以絕後患。
秦檜死了,秦檜夫婦在發配嶺南的路上,遭遇匪人襲擊,最終夫妻二人雙雙身亡。
這件事,除了王氏的娘家人鬨了一陣,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幾乎是所有人,都認為秦檜夫婦的死,是和皇帝有關。是趙桓的旨意,半路弄死這對夫妻。
這種事,是屢見不鮮的。皇帝需要顏麵,再加上大宋朝以文立國的國策。殺一個文官,是會遭到眾多反對的。
那就發配嶺南,在半路上弄死。這樣,就不會落人把柄。
實際上,朱玉平殺了秦檜之後,著實惶惶不安了幾日。他以為秦檜這種妖孽,不會這麼容易就死的。
坦白說秦檜確實聰明,若不是朱玉平仗著穿越者的身份。一百個朱玉平,也不是秦檜的對手。
這次他終於確定,秦檜是確切的死了。
秦檜的死,最高興的莫過於李邦彥和白時中了。他們,從此在朝中少了個政敵。
這倒是讓皇帝趙桓坐不住了,朱玉平入宮覲見的時候,趙桓直截了當的問他:“玉平,秦檜在半道遇劫匪而亡,這事,你可知曉?”
皇帝沒有明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件事,是不是你乾的。
朱玉平不傻,這種事最好是禍水東引:“臣也是剛剛知曉,不過臣前些日子看到李邦彥和白時中二位宰相,他們好像挺開心的。”
你懷疑是我殺的秦檜,我才沒有那麼傻主動招供。李邦彥和白時中,也是重大嫌疑人。
大概趙桓早就想到此節,他並沒有再提及秦檜遇害的事,而是說道:“而今朝中少宰一職,該當何人呢。”
趙桓是在詢問朱玉平,畢竟一個副宰相位高權重,容不得半點馬虎的。需要,皇帝仔細的考慮。
朱玉平卻一直都有自己的人選:“姐夫,還能有誰,李綱啊。”
“李綱?他不成。”一提起李綱,趙桓便皺起了眉頭。
李綱雖然有些功勞,可他並不是趙桓所喜歡的。首先李綱有些剛直,再就是李綱這個人不給皇帝半點麵子。這種直臣說白了對社稷有用,卻不是皇帝所喜愛的。
“除了李綱,臣想不起還有什麼合適人選。李邦彥和白時中二人,平日和李綱就不大對付。”
朱玉平看似無意中的一席話,使得趙桓心中一動:李綱和李邦彥白時中不合,這倒也是個合適的人選。且看看再說,實在無人擔當此重任,那就隻有先讓李綱當著。大不了,以後有了合適的人選,再把李綱貶黜。
大宋一朝,京官被貶的例子比比皆是。張邦昌致仕,秦檜已死。這個副宰相讓李綱來做也不是不合適,至少他不是李邦彥白時中一派的。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