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因為災民的到來,全城戒嚴。
要知道,這些災民都是一張張吃飯的嘴。天子腳下,京城要地居然出現了災民。滿朝上下,一片嘩然。
陳留縣知縣萬修齊,因治理無方,導致災民橫行。著令,將萬修齊押赴京城受審。
這件事吧,說起來萬修齊還真是夠倒黴的。作為一個治理一方的知縣,你說出現這天災怪誰去。
為官一任,萬修齊不敢說自己是個好官,但也不至於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自幼受到中庸之道熏陶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惡行。
陳留縣產蜂蜜,朱玉平的火器監製造火藥就需要蜂蜜。於是,朱玉平和萬修齊其實做過不少肮臟的交易。而且,萬修齊從中也撈了不少的好處。
所以說,他萬修齊也犯不上去搜刮民脂民膏。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作為京畿周邊的一個郡縣,萬修齊其實還是頗為重視自己的名聲的。
太平年間,萬修齊也曾動員全縣的百姓興修水利。為此,還不惜耗費了不少的銀兩。為的,就是應對旱災天氣的出現。
可是像是陳留縣這種百年難遇的大乾旱,莊稼顆粒無收。他已經數次上書朝廷,朝廷也表示會有所賑濟。可是久旱必有蝗,旱災發生之後,便伴隨著遮天蔽日的蝗災。
正是蝗災的出現,使得陳留縣徹底變成了災區。於是朝廷便將萬修齊緝拿,說實話萬修實在是有點冤。
這些從陳留而來的災民,他們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度日。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無助和絕望,仿佛已經被無儘的苦難壓垮了脊梁。
這些災民們,有的拖家帶口,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尋找一絲生的希望;有的則獨自一人,在廢墟中徘徊,試圖找回曾經的家園。他們的身影在風雨中顯得格外淒涼,仿佛是被世界遺棄的孤兒。
他們的生活極度困苦,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放下尊嚴,向路人乞討,甚至去啃食樹皮、草根。他們的身體因為長期的饑餓和勞累而變得虛弱不堪,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們吹倒。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中,他們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麵對災難帶來的挑戰。在困境中,他們展現出了人性的光輝,用堅韌和毅力書寫著生命的傳奇。
就這樣他們扶老攜幼,一路來到了京城。
在這些災民們的眼裡,天子不會不管他們。周邊的郡縣紛紛關閉城門,對這些災民視為瘟疫。
京城也同樣戒嚴,為的,就是怕這些災民鬨事。
災民一旦不安分,那就成了流民。流民一旦鬨事,那就成了造反。
多少王朝的興衰,最終都是亡與流民造反。皇帝趙桓,在皇宮中也是坐立不安。
“各處衙門都給朕設上粥棚,賑濟那些災民。還有,居養院、安濟坊、施藥局這些地方,都得給我安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