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就連陳琳也不得不感歎。能夠讓皇帝如此容忍的一個臣子,也隻有小國舅朱玉平了。
離經叛道,忤逆犯上。從不把帝王放在眼裡,屢次的去挑戰皇帝的底線。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膽子如此大的臣子了。
而且還有一件事,即便是有這樣的臣子,腦袋也早就搬家了。
朱玉平為什麼沒事,看起來皇帝龍顏大怒,往往最終都能寬恕他。
是因為這小子是皇帝的小舅子,皇帝寵愛皇後的原因麼。
也隻有陳琳知道,這其實隻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麵而已。真正的原因,是皇帝把朱玉平當成了朋友。
朋友?皇帝的朋友隻有一個下場,五馬分屍。
敢和皇帝做朋友的人,都是嫌棄自己命長。
朱玉平不一樣,他沒有野心。不是那種隱忍不發深藏不露,也不是大智若愚伺機而動。而是,他真的沒有什麼野心。
對於政治嗅覺的缺乏性,不喜歡官場的阿諛奉承欺瞞虛偽。這是朱玉平最大的特點,他不喜歡做官。不是裝出來的不喜歡,而是真不喜歡。
如果朱玉平願意,從他做了禁衛軍統領擊敗了金人之後。他完全可以扶搖直上,那麼現在至少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可他還是不想做官,金人退敗之後,他又開始了那種不學無術吊兒郎當的生活。
更重要的一點,一個臣子若是有什麼野心。他不管是明裡暗裡,都會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再看看朱玉平,這廝在朝中壓根就沒有什麼朋友。
唯一的朋友李綱和鄧肅他們,在朝中也早已被邊緣化。而且,平日裡朱玉平和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麼走動。
至於韓世忠,他算是一個朋友。不過韓世忠隻是個武將,武將在大宋朝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畢竟重文輕武的政策,是祖上留下來的國本。
若是說朱玉平有野心想造反,他也完全沒有這樣的條件。首先禁衛軍武將除了韓世忠,沒人聽他的調遣。
至於朝中的文武百官,更是視朱玉平為眼中釘肉中刺。這樣的一個人,他想造反是沒有人願意跟隨的。
也就是說,朱玉平是讓皇帝趙桓最為安心的一個臣子。當然,除了他在火器監大肆撈錢這件事。
最終朱玉平大肆貪汙火器監的物資,在皇後一哭二鬨三上吊的一頓胡鬨之下,趙桓也釋懷了。畢竟這小子撈的錢沒有中飽私囊,而是用來了賑濟災民。不管他動機怎樣,至少目的是好的。
作為一個帝王,孤家寡人是沒有什麼朋友的。皇帝九五至尊,高處不勝寒。
當一個人的權利到達了巔峰,隻有他自己才能明白。這種高處不勝寒是有多麼的寂寞,是多麼的空虛。你沒有人去傾訴,也沒有人敢聽你的傾訴。
皇帝,畢竟要保持自己的威嚴。
而朱玉平,是唯一一個可以聽趙桓傾訴的對象。而且,朱玉平也不會把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趙桓喜歡這個敗家子,雖然他不肯承認。
要不朱玉平和萬修齊的一封奏疏,僅僅七個字。皇帝便急不可耐,下旨要去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