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環伺,身邊大內高手眾多。而且,皇帝還帶著五百禁衛軍。可以說趙桓的身邊,銅牆鐵壁。
就算是這樣,依舊有人準備行刺。行刺的目標,直指皇帝趙桓。
按理說,像是皇帝趙桓這樣的昏君。為什麼還有人刺殺他,刺殺他的目的又是什麼,
如果說刺客是金國或者西夏派來的,他們是敵國的刺客。殺了趙桓,萬一朝中再擁立一個新帝。恰巧新帝又是個明君,這不適得其反麼。
或者說,太上皇帝趙佶。他想殺了趙桓,然後使得自己成功複辟。趙佶也和兒子一樣,是個十足的昏君。
甚至於,趙佶比兒子趙桓還要昏庸。至少趙桓能夠聽得進去勸,能把六賊給誅了。
而趙佶呢,則是重用權臣,把偌大的北宋王朝搞得烏煙瘴氣。更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隻為滿足自己一己私欲。
可太上皇帝趙佶再怎麼昏庸,他也不至於為了複辟,想刺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而且此時太上皇帝趙佶,在朝中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勢力。他想複辟的可能性,並不大。
三王爺趙楷自顧不暇,他的皇城司使的職務都朝不保夕。況且以目前趙楷的勢力,並沒有造反的條件。
至於端王趙構,這家夥素來低調。也是朱玉平最為忌憚的一個人,更重要的是趙構在朝中有著不小的勢力。不過說趙構要造反,那也是絕無可能。他和趙楷一樣,目前是沒有這個能力去造反的,
要知道,京城十幾萬的禁衛軍,都牢牢地掌握在皇帝趙桓的手裡。沒有人,能夠在京城掀起風浪。
可即便如此,還有人想著刺殺趙桓。而刺殺趙桓背後的這股勢力,來曆極其隱秘。
官道上的大坑,正在被一點點的填埋。想填上這個大坑,最少也得一兩個時辰。耽誤了半天時間的趙桓,很是不爽。
他隻能下了馬車,很快就有宮人在路邊搭建好了涼亭。以備皇帝臨時歇腳。趙桓略有些不爽的來到了涼亭內。
幾根圓木臨時搭就的涼亭內,趙桓坐在裡麵。桌子上,擺放著時令的瓜果。很快,就有宮女端上來了茶水點心。
趙桓依舊是心情浮躁,似乎是看誰都不順眼。
步司的指揮使焦長林,識趣的帶著手下去填坑去了。察言觀色,他早就察覺到了皇帝的心緒不佳。這個時候在皇帝麵前瞎轉悠,純屬找死。
於是他帶著手下,賣力的去填埋著那個大坑。
趙桓身邊的那些個宮人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一個個噤若寒蟬。生怕皇帝把怒火,發泄到自己的身上,
宮女和太監們小心翼翼,沒有人敢開口說上一句話。這讓氣氛,愈發的沉悶。
就連趙桓身邊的貼身太監陳琳,都抱著拂塵眼觀鼻鼻觀心的一動不動。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是誰都無法猜得透的。
今日你得到了皇帝的寵信,你是皇帝身邊的寵臣。明日,你就有可能引起皇帝的厭煩。皇帝,就有可能讓你死無葬身之地。這種例子,在曆史上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