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將朱玉平緝拿歸案之後,皇帝要親自會審。那麼這個案子,或許還有轉機。隻要朱玉平能夠證明,刺殺皇帝的刺客和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件事多半還會有回旋的餘地。
可是現在,皇帝趙桓並沒有打算自己審理。而是,交給了大宋朝的三法司。這也隻能說明一件事,皇帝要朱玉平死。
大理寺寺卿,京畿提刑官、還有禦史中丞對此,都是心知肚明。隻要抓住朱玉平,不管他有沒有罪,都是死路一條。
陳琳久在宮中,自然也深知這個道理。此時的他,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陳琳對著趙桓跪了下來;“官家三思。”
當陳琳站出來的那一刻,他也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經交出去了。這一切,隻為了那個囂張跋扈的敗家子。
大概就連陳琳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對朱玉平為什麼會如此忠心耿耿。其實,他根本就犯不上的。
雖然陳琳喜歡朱玉平,知道這小子能乾大事。做的,也都是利國利民的事,可他犯不著為這廝搭上性命吧。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其中陳琳自己也說不清楚。
實際上,陳琳內心深處模糊的知道,他希望朱玉平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帶來公平。
對,就是平等。為了這個,陳琳甘願冒死。
韓世忠他們其實也一樣,他們對朱玉平心甘情願,很大的原因就是,朱玉平所作所為,值得他們去赴死。
趙桓是做夢都沒有想到,身邊的貼身太監陳琳,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趙桓冷冷的看著他,語氣也似乎如同來自地獄:“陳琳,你、你也是朱玉平的人。你是朕身邊最信任的人,你居然也是玉平安插在朕身邊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陳琳磕頭如搗蒜:“官家,奴婢一生侍奉過兩代帝王。奴婢誰的人都不是,奴婢隻是皇帝的人。太上皇爺做皇帝的時候,奴婢是太上皇爺的人。而今官家是皇帝,奴婢便是官家的人。奴婢效忠的,隻有咱們大宋朝的皇帝,奴婢也絕不會背叛。”
陳琳這番推心置腹的話,終於使得趙桓的臉色稍稍緩和了起來。
沒錯,關於陳琳這個人物,其實頗為傳奇的。
一開始,陳琳是徽宗皇帝趙佶的貼身太監。趙佶禪位之後,陳琳便侍奉起了趙桓。
按理說,趙桓絕不會容許陳琳的存在。因為,陳琳是老爹趙佶的人。可最後偏偏,陳琳不但留在了趙桓的身邊,還做到了大內總管的位置。
這說明了一件事,陳琳是值得信任的。正如他自己說的,陳琳效忠的不是某一個人,而誰是皇帝,他就效忠誰。
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會背叛自己的。
“陳琳,這敗家子要行刺朕,你還敢替他說話。”
陳琳繼續磕著頭:“回官家的話,奴婢不是為小國舅說話。奴婢,隻是不想官家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君王有過,臣子當納諫。奴婢身份卑微,卻也不能眼看著官家犯錯。”
趙桓“嗯”了一聲:“你是說,朱玉平另有隱情?”
陳琳搖了搖頭:“奴婢不知,若小國舅當真有不臣之心,奴婢恨不能將他碎屍萬段。若是、若是敵國奸計,意欲借刀殺人呢。”
此話一出,趙桓不由得沉默了。對啊,萬一是金國的奸計,故意讓自己殺了朱玉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