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災荒年月,紅薯葉子也是可以果腹的。這些東西一旦普及開來,大宋朝將不會再有災荒。不會再有餓殍遍地,流民四起的景象。
千年的華夏文明,農耕社會的百姓們,不知道有多少的百姓流離失所。災荒年月,更是累累白骨觸目驚心。
曆朝曆代的帝王,都不敢說他們解決了百姓的溫飽問題。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如果紅薯之類的農作物一旦普及,完全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
明清時期的人口大爆炸,就是依賴於這些農作物的引進。
“你是說,這紅薯還有其他的做法?”趙桓似乎明白了。
萬修齊尚未回答,這個時候一個小太監奔了過來:“報,啟稟官家,小國舅覲見。”
朱玉平,他正在石炭礦那邊忙碌。這些日子深秋時節正是囤貨的大好時機,等到深冬季節,就可以大賺一筆了。
隻是最讓朱玉平鬱悶的是,石炭礦雖然很多,經過水洗的石炭質量上乘,不輸木炭。可是運輸,成了擺在麵前最大的難題。
最缺的不是人力,而是騾馬。甚至於朱玉平的馬車都被征用了,用來拉石炭。
從城北到京城,路程並不近。石炭不值錢,可運輸成本巨大。
如果從城北,修建一條通往京城的鐵路,那麼將大大節省運輸成本和時間。
這個念頭在目前絕對屬於天方夜譚,且不說蒸汽火車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得出來。就算是人力杠杆搖擺火車,也是不可能的。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鋼鐵的鍛造。單單是一節鐵軌,就是個巨大的難題。
冶鐵技術必須有突破,這樣才能進步。目前來看,隻能靠人力畜力來運輸了。
聽到皇帝禦駕城北,朱玉平也是有些吃驚。畢竟自己和皇帝之間,有了不小的隔閡。雖然自己被無罪釋放,朱玉平始終無法釋懷自己。
當聽到姐姐皇後朱璉也是一起來了之後,朱玉平再也坐不住了,
等他騎馬從石炭礦來到城北田間,遠遠就看到了皇帝浩浩蕩蕩的一行人。朱玉平縱馬奔到前麵,就遇到了韓世忠。
“小國舅,官家召見。”韓世忠一拱手。
朱玉平大為意外,他勒住白馬從馬背上跳了下來:“韓世忠,你怎地也在此地。”
韓世忠接過朱玉平手裡的韁繩,拍了拍白馬的脖子:“官家讓我護駕來城北,皇後娘娘也一起來的。小國舅,您快些過去吧。”
朱玉平應了聲,將白馬交給了韓世忠。前麵的兩個小太監,已經走了過來在前麵引路:“小國舅,前麵請。”
朱玉平跟在了兩個小太監身後,不多時就到了皇帝趙桓和皇後朱璉跟前。
朱璉見到弟弟瘦了許多,也憔悴了許多,不由得大為心疼:“玉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