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百姓們並不願意耕種棉花,這個也需要朝廷的大力推廣。古代的夭折率高的驚人,就連仁宗皇帝趙禎,幾個孩子都無一存活。最後,皇位不得不傳給子侄。
帝王之家尚且如此,尋常百姓更是驚人。古人的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多歲,正當大好年華的年紀就沒了。想想,這些都覺得恐怖。
一個少女從嫁人到生子,等同於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生下來的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危險重重。
能否長到成年,全靠運氣。一場小小的感冒,一場疾病就能奪走一個鮮活的生命。
寒風刺骨,百姓們聊以禦寒的東西除了麻布,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東西。四處漏風的茅屋,沒有像樣的禦寒的衣物。還有衛生條件不夠,一個孩子想健康的長到成年,是有多幸運。
每年,東京城冬天的時候,一車車的屍體拉去城外掩埋。這些大多都是來自於底層的百姓們,他們無法挨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如果窩在家裡,鑽進草堆裡可以禦寒。可你吃什麼喝什麼,想要獲得食物想要生存,你就不得不出去工作。
一件單薄的麻布衣服,是無法抵擋刺骨的寒風的。有了棉花則不一樣,可以製作溫暖的棉被,可以製作暖和的棉衣。
百姓們之所以對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不高,還是因為糧食作物的產量太低。當果腹都成了問題,誰舍得把土地用來耕種棉花呢。
這就需要朝廷出台一係列的政策,比如說減免賦稅等等一係列的措施,鼓勵百姓們去耕種棉花用以禦寒。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麵如割。軍中的將士尚且如此,尋常百姓如何過活。
這些,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趙桓的此次城北之行,可以說是獲益匪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知縣萬修齊,搖身一變成了當朝的宰相。
李邦彥和白時中這兩個老家夥,爭鬥了一輩子想坐穩宰相的位置。最終。皇帝卻破格提拔了萬修齊。這讓他二人,無比的心慌。
就像是當初秦檜做了宰相一樣,李邦彥和白時中,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
朱玉平不喜歡朝中的爭鬥,不過他對李邦彥和白時中早就看不順眼了。當初,自己就想扳倒這倆人。
奈何這二人在朝中根深蒂固,同黨頗多。想要扳倒此人,還是頗有些難度的。
萬修齊即將回京赴任,那麼皇恩縣知縣的位置就是個空缺了。皇帝趙桓,這次任命朱玉平為皇恩縣知縣。
宋代的官職是頗為讓人頭大的,也有許多京官到地方任職的先例。朱玉平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一個小小的知縣而已做了就做了。
皇恩縣民風淳樸,幾乎是沒有什麼大案要案。此地百姓們都感恩朱玉平,平日裡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由地方的裡正鄉紳之類自行就解決了。衙門裡,相對的清閒。
有一些公務需要處理的,又衙門的主簿縣丞之類的也就完成了。朱玉平這個皇恩縣知縣,其實不用做什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