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演出,一邊尋找姐姐,不找到姐姐這輩子我都不會安心,也無法徹底離開那個惡魔,你會和我一起找嗎?”
“當然會,元老師的服裝連鎖店總店就在這裡,我今天回去就跟她申請,調回總店工作,留在這裡,我會和你一直保持聯係,我們不管誰有小芸姐的消息,都要及時通知另一個人。”
“好,就這麼定了,你電話號碼是多少,我存一下。”
接下來,不用再多費筆墨,羅意凡與梁泳心互留了聯係方式,各懷心事分道揚鑣。
告訴梁泳心自己的秘密,羅意凡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但他覺得值得,願意相信梁泳心所說的話,後來事實證明,羅意凡並沒有看錯,多虧了梁泳心,他才能在羅雀屋事件中與姐姐團圓。
那麼羅芸離開家以後究竟去了哪裡呢?這就與一樁特殊事件有關了。
當天她乘坐公交車一直到終點站,都沒有找到合適落腳的地方,在終點站下車之後,羅芸麵前是一大片像廢棄廠房一樣的地方,路邊堆放著泥土和殘磚碎瓦,還有大型土方車經過。
她拖著自己的行李,站在路邊一臉茫然,天色早已昏暗,肚子也已經餓的咕咕叫,羅芸環顧四周,目光所及之處倒是有幾家小飯店,可惜她一家都不敢進去。
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錢不夠,其次就是有些膽怯,飯店對於羅芸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從小到大,除了家門口的小雜貨店,她基本沒有去過其他售賣商品的地方,更不要說是飯店了。
說句實話,也許踏進飯店,讓服務員給自己端菜送飯,羅芸都會感到不知所措。這可不是信口胡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有條件出入各種地方,思想行為上也比較成熟活潑,可能無法想象羅芸的那種心情。
她在某些地方表現出來的木訥和蠢笨,不是與生俱來的,完全是周邊環境造成的。比方說,在葉悠寒的嚴格控製之下,羅芸從6歲到21歲,基本沒有自己支配過金錢,有時候甚至口袋裡有個一兩塊,都能讓她高興半天。
這樣的孩子,零花錢基本上就是奢求,是不可能有機會有的。她從小就習慣了節衣縮食,能不去的地方儘量不去,再加上繁忙的家務,導致她與外界的接觸免被限製到了最小程度。
除此以外,家裡的不平等待遇,小時候的苦難與分離,都極力助長了她的自卑感,在這種自卑感的裹挾之下,她在彆人麵前越發會顯得膽小卑微,這種狀態很容易會被誤認為是蠢笨。
以上問題與年齡無關,如果周邊環境和自身的心理狀態得不到改變,不管成長到多少歲,當事人也許還是老樣子。
不過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所以我們也不能說羅芸身上體現出來的狀態,每個處在這種環境中的人都會如此。
言歸正傳,羅芸在路邊站了一會兒之後,為了避讓一輛行駛過來的土方車,被擠到了一家水果批發站裡麵,水果批發站裡的老板娘倒是挺熱情,開口跟羅芸搭訕起來。
“喂!小姑娘,你是外地來打工的吧?”老板娘問道。
“啊?”羅芸有些慌張,忙不迭回應“不是的,阿姨。”
“哦,那是我搞錯了,我看你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還以為是到這附近來打工的呢?這附近有很多工廠,來來往往的打工者經常會到我店裡來買水果,都是些賺辛苦錢的孩子。”
水果店老板娘一邊整理著箱子裡的東西,一邊隨口說著,始終沒有正眼瞧一眼羅芸。
羅芸努力避開她的工作區域,縮到門口角落裡,朝外張望著,她灰頭土臉的,眼睛裡的淚痕還沒有乾透,漂亮的臉也變得暗淡無光。
片刻之後,羅芸才低聲問老板娘“阿姨,這裡……有沒有可以吃飯的地方?”
“小姑娘你問得好奇怪!邊上不都是飯店嗎?”老板娘抬起頭來,想了想,接著問道“你是不是想找便宜一點的地方?”
羅芸用力點了點頭,說“我身上的錢不多,隻想要買份盒飯。”
“盒飯啊……這附近倒還真沒有,飯店裡其實也做盒飯的,但他們基本上都是批發給附近的工廠,不會單獨售賣,要不你去問問看?”
“我……”羅芸想說自己不敢,但猶豫了一下,沒有說出口。
老板娘看出了她的想法,在一邊補充說“沒關係的,小姑娘,這種事沒什麼可以難為情,他們(這裡指的是飯店裡的服務員)也都是打工者,會客客氣氣的回應你,不會瞧不起你的。”
“現在差不多快要六點鐘了,你趕緊去問,可能還會有剩下的盒飯,再晚點,就難說了,快點去吧!沒事的!”
老板娘的鼓勵讓羅芸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猶豫了半天,才戰戰兢兢向最近的一家飯店走過去,她一路上臉漲得通紅,都不敢抬頭去看對麵的人。
好不容易走到飯店門口,還沒開口說第一句話,羅芸耳邊就傳來一聲驚呼,把她給嚇了一跳,手裡行李差點掉到地上。
“小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