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朝古人此刻都感覺受益匪淺。
雖說後人一直在拿工作、創業、商場等舉例子,但是其道理,卻是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無論身處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那些關於人性的洞察、關於策略的運用,都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教員的《論持久戰》,果然不一般!
此時,彈幕彈出。
【皇陵那些事兒~】
【怕後人忘記,又怕賊惦記。】
......
各朝皇帝感覺自己又被內涵到了。
給自己修皇陵,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雖說,在天幕現世之前,世人普遍相信靈魂不滅。
他們帝王更是深信自己死後,仍能繼續享受生前的尊榮與富貴。
正因如此,他們傾儘心力修建皇陵,渴望將生前的奢華與榮耀,複製到地下世界。
以確保自己死後,仍能繼續享受至高無上的生活。
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皇陵要雄偉壯闊,要氣勢不凡。
所以,皇陵的選址、規模、布局、裝飾等,必須要尊貴與威嚴,還得寓意吉祥、庇佑子孫。
可以說,修建皇陵,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兒。
......
【你敢相信皇子們在登基後不久,就要給自己挖坑了。】
【在死後如何埋掉自己這事上,皇帝們也是相當有主意的。】
【你看13歲的嬴政,剛當上秦王,就給自己找好了死後的風水寶地,驪山腳下。】
......
各朝古人一怔。
才剛當上秦王,才十三歲,就想到自己的身後事了。
這,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呀?
......
【這秦皇陵一建,就是39年。】
【因為秦始皇嬴政要建一個“地下帝國”。】
【他長眠的地兒在地下約37米的地宮中。】
【地宮上麵是115米高的巨大封土堆。】
【地宮外,還有埋兵馬俑的陪葬坑,車馬坑、甲胄坑等等。】
......
嬴政臉色隱隱有些不太好看了。
他記得,後人在出國留學時,可是很喜歡送那些外國人兵馬俑的掛件。
這就表示,他的皇陵,必定是被挖了啊!
隻是,尚不清楚被挖掘的程度,究竟有多深?
作為一位生前統一六國、建立千秋偉業的帝王,嬴政對於死後陵寢的安寧與尊嚴,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陵墓,不僅是他權力與榮耀的象征,也是他對死後世界的一種安排與期待。
嬴政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
罷了!
即便他生前如何英明神武,也難以預料到千年之後的曆史變遷。
興許自己的陵墓,成為了後世學者研究的對象呢?
秦朝的文化、技藝等,有些已經失傳,興許後人對他陵墓的研究,能補全這一缺憾呢?
被研究,總比被盜掘要好得多!
嬴政隻能這麼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