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對陣七千,還沒攻下來。
真的有點丟人好不!
......
李世民看到有關安史之亂的信息,頓時心中一陣欣慰。
睢陽,位於大運河汴河段中部,控製著運河交通,對大唐的經濟和軍事至關重要。
若是睢陽失守,叛軍便可沿運河南下,直接威脅江南地區,後果不堪設想。
睢陽之戰,至關重要!
唐軍以數千守軍對抗十八萬叛軍,必定是守了很久,且期間必定還曆經了多次戰役!
這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他都能想象到,屆時必定會糧草耗儘,甚至還出現人相食的慘狀。
在這種被圍困的絕望中,張巡還能殲敵十二萬,這是何等的忠烈與悲壯!
想到這裡,李世民又覺得心中湧起一陣憂慮。
也不知,睢陽城,到底守下來沒有?
......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攻城的將士為啥明知必死,還要拚命往前衝呢?】
【有四大原因。】
【第一,軍令如山。】
【凡臨陣畏避者,斬。】
【第二,古代軍隊通常采用五人一伍製。】
【即一人逃跑,四人同罪,甚至家屬也得連坐。】
【第三,後有督戰隊。】
【不衝者斬,回頭者斬。】
【甚至就連中途放慢腳步者,也得斬。】
【第四,就是有天大的好處。】
【在古代,有四大戰功,先登、斬將、陷陣、奪旗。】
【其中,先登者不僅賞千銀,還有可能封侯。】
【比如漢朝開國將領周勃,便因先登被賜爵五大夫。】
【又比如明軍為拿下倭國占領的平壤,先登者賞白銀5000兩。】
......
各朝古人忍不住咂舌。
對於先登者,朝廷真是毫不吝惜的賞賜。
5000兩白銀,可不是什麼小數目!
是一個四口之家一輩子的生活費。
更彆提先登者還有機會一步登天,封侯拜相。
所以,退,必死加連坐;衝,不死便可改變命運。
甚至是改變階層!
有這樣誘人的餅在前畫著,難怪攻城的將士衝得那麼快!
......
【那麼,第三個問題又來了。】
【既然攻城這麼難,乾嘛不繞過去呢?】
【首先,古代打仗講究糧草先行。】
【但押送糧草的隊伍不僅又細又長,而且還都是普通民夫。】
【如果你選擇繞過城池去攻打彆處,那上一秒還龜縮在城裡的士兵,下一秒可能就傾巢而出,打你的糧道。】
【再退一步講,即使對方沒打糧道,假如你在前線作戰失利,那作為城池的首將,也肯定會趁你病要你命。】
【所以,如果是你,麵對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麵,你該怎麼做?】